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一篇稿件见证56年医患情
2020-01-03 09:45:00  来源:新华日报  

  “李主任,看到您身体仍然这么好,我们很高兴,祝您健康长寿!”2019年12月31日上午,南京鼓楼医院1892会议室里,其乐融融。市民唐飞荣紧握着94岁高龄的骨科原主任李承球的手,并将李主任半个世纪前写作并发表在《新华日报》的稿子《一只手指的故事》剪报赠送给他。

  1963年暑假,唐飞荣12岁的弟弟唐和平在家玩耍时,一不小心右手被电风扇砸伤。“当时伤势很严重,整个大拇指几乎要掉下来了。家里人全吓傻了。”唐飞荣说,他弟弟当年学习非常好,刚刚接到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如果没了拇指,将来怎么握笔写字,简直不能想象。

  家人赶紧将唐和平送到鼓楼医院急诊,接诊的医生正是李承球。“不比现在,当时断指再植属于高难度手术,全国也只有上海等大医院有过二三例。南京还没做过这方面的手术。”李承球说。李主任一心想着怎么救病人,与同事们反复研究、分析伤情,并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终于为唐和平成功地接上了大拇指。

  手术成功后,李承球写了《一只手指的故事》投给《新华日报》,并介绍了手术的经过、做法,稿子很快被刊用。唐飞荣偶然间读到,小心翼翼地把报道剪下来珍藏起来,这一藏就是56年。直到前不久,唐飞荣老父亲生病住进鼓楼医院,他便萌生要找到当年的李主任并送上剪报的念头。

  56年过去,医患双方的手再次紧紧握在了一起。当年是中年医生的李承球现在已经成为94岁高龄的耄耋老人。虽然老人家听力有点问题,但他仍记得救治唐和平小朋友的故事,可惜唐和平前几年因病去世了。李承球说,正是因为有了那次断指再植成功的经验,让这一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取得更多突破,造福更多的伤者。

  本报记者 仲崇山

责编:吴旻玥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