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区对已整治街巷开展“回头看”
“路长制”让整治成效“不下线”
“我们在这里守了几天了,终于等到你。这位先生,这里不能停车。”
“不好意思,我刚搬过来,不了解情况,下次不停路边了。”
近日,普德村路上,雨花台社区书记葛富莲与工作人员经过几天“守株待兔”,解决了一起居民沿路违停问题。作为区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道路,普德村路今年以“路长制”“回头看”、城市家具更新等方式,确保整治成效始终“在线”。
普德村路始建于民国初年,是连接雨花西路与共青团路的一条支路。由于道路狭窄、小区老旧、违章建筑多、综合服务功能欠缺,一直是雨花台区老旧小区问题反映最集中的生活片区。2018年开始,区城管部门以该片区为试点,实施街巷环境整治,首设两处立体车库,大大缓解了居民和办公人员的停车难问题。机动车采用单循环行驶,改变了以往人车混杂的状况。使用已40年的老房子,在这次整治中也成为沿街一景,透过花格的围墙,可以看到长满绿植的居民小院。
道路街巷整治后,如何“保鲜”?记者了解到,雨花台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路(街巷)长责任制。路长在每日巡查时对发现的问题发布哨令,统筹协调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城管执法队员、协管员、环卫管理员,形成了路长“吹哨”、责任部门报到的“1+5”路长制管理模式。
葛富莲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背街小巷里转,作为路长,她每天都要巡查街巷,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整改。一位刚搬来的居民每天傍晚将车停在路边,一大早开走。居民向她反映后,她召集社区城管连续几天蹲守,当面与对方沟通交流,此后这位居民再没有违停过。休闲座椅脏了、居民遛狗忘清理狗屎了……这些琐碎的小事,只要居民反映或者巡街时看到,她都会立刻协调解决。
“我的路长电话公示在路边墙上,反映道路环境问题随时可以拨打。”葛富莲向记者介绍,今年以微更新的方式,普德村路又进行了一次精细化升级。例如,增设了600米道路护栏,让强弱电箱披上文化装饰面罩,添加了7个分类垃圾桶,为居民增加3处休闲座椅。在这些城市家具和围墙上,还印上了具有雨花台区文化特色的Logo,彰显了鲜明的区域特色。
记者采访时,一辆迷你洒水车缓缓地行驶过来。雨花台区城管局工作人员郑运河介绍,这是区里专门为背街小巷购置的清扫机械,“大型清扫车进不来,我们区特意购置了60台单边水洗车。”这种车上安装有两个喷头,一个对准机动车道,一个对准人行道。车辆在冲洗路面同时,将杂物集中在路边,车后保洁人员再将其扫入车中。
记者获悉,2017年以来,雨花台区城管局在136条背街小巷开展了精细化整治,达到了“洁、净、平、亮、序”效果。今年,该区继续对12条背街小巷进行整治,多以“回头看”为主,通过城市家具、门前三包等巩固整治成果。目前已经完成5条,剩余7条正在实施,预计10月底前完工。
南报融媒体记者何钢
农贸市场整治
栖霞区尧化街道“智慧菜场”看点多
存菜有冷鲜柜扫码查“称重照”
买完菜后暂时无法带回家,可以在智能冷鲜柜中暂存;小票扫码后,可以查看买菜时称重的照片,防止短斤少两……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农贸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了解到,栖霞区尧化街道有一家“五星级数字化标杆菜市场”,“智慧菜篮子”亮点多多。
市民买菜可“暂存”,南京首个智能冷鲜柜获好评
进入好邻里惠民菜市场,大门右侧陈列着一排浅绿色的柜子。柜子分为三大列,共40个收纳隔间,隔间内温度在0℃左右,专门用来存放市民购买的蔬菜、肉类等。“点击存货,输入手机号后,智能冷鲜柜便会自动打开一隔间。”市民张女士把刚买的蔬菜放进冷鲜柜里,手机上也收到一条短信验证码,“等下班时候我再凭着验证码来取菜即可,有时候我也会让家里人来取,只要有验证码就可以拿到,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方便极了。”
“智能冷鲜柜内的菜品可在不变质的情况下保存15天,如果隔间内没有菜品,温度便是常温,也有节能环保的功效。”好邻里惠民菜市场管理部经理吴殿昌介绍,“这项惠民工程通过互联网+生活服务的方式,打通市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满足老年人就近买菜和白领上班族快捷买菜的需求。”
“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老百姓尤其是生活不便的孤寡老人不方便出门,商户会把菜放进冷鲜柜内,再由尧化街道吴边社区组织党员、青年联盟志愿者、全科社工等代购并配送到1.5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家中,极大地方便居民。”吴边社区党总支书记梅琪说。
据了解,好邻里惠民菜市场是南京市第一家采用智能冷鲜柜的农贸市场。自去年6月市场开业以来,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电子秤配摄像头,扫码小票可查看称重照片
类似这样数字化、智能化的设施,在好邻里惠民菜市场还有很多。一楼进门左侧有一面大数据分析大屏,市民可实时查看分时交易数据、当日客流、客单价分布等信息;市场内5G信号全覆盖等。南京苏侨好邻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长欢说,“我们还将紧跟创新社会的市场发展和百姓的需求,引进垃圾处理系统和智能垃圾桶,预计8月底可使用。”
记者注意到,菜场二楼的社区直饮水站前排起了长队。据了解,这里5升直饮水只需1元钱,充值任意金额水卡即送水桶。“这是很多商场也没有的设施,我们想给居民最大程度的便利。”蔡长欢说。
除此之外,菜场内每家经营户上方的显示屏、每家摊主使用的电子秤也都包含许多信息。在好邻里买菜跟在商场超市买菜一样,可以打印出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小票,扫二维码即可追溯菜品的来源和经营户姓名等相关信息。入驻经营户孙彩云告诉记者,“扫码后还可以查看买菜时称重的照片,电子秤上配有摄像头,商家不会缺斤少两,老百姓买菜更放心,真正做到全程追溯、过程透明。”
加强农贸市场监管,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在好邻里买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干净、舒适,过道很宽敞,水产品摊位前和卫生间地面都没有水渍,像逛超市、商场一样。”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据了解,好邻里惠民菜市场作为南京五星级数字化标杆菜市场,市场方在菜场硬件和软件上下足了功夫。“按照五星级菜场的要求,公共通道面积占市场使用面积35%以上,而保洁人员有16人,分为上下班,每15分钟打扫一次。”蔡长欢说。
同时,在好邻里惠民菜市场的快检室,大屏滚动播放当日抽检结果,室内整齐摆放每家商户的“两证一报告”,市场方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加强对菜场的肉类蔬菜水产品的管理和监控。
栖霞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实到位,栖霞区加强农贸市场监管工作。截至目前,栖霞区共出动1180人次,检查农贸市场809家次、餐饮店2707家次。同时对需要整改的10家农贸市场回访督查,非机动车占道、垃圾桶未分类且未及时清理、市场内保洁不够、门口缺少诚信经营和文明健康公益广告等多项问题已得到及时整改。
南报融媒体记者肖凡通讯员和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