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六合 > 正文
南京六合区疾控中心流调组有一群"战疫金花"
2020-03-06 16:40:00  来源:龙虎网  

  不是穿上防护服、拎起应急箱、匆匆赶往发热门诊,就是一副纸笔、一部电话、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是六合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几位“小姐姐”们的日常。她们的工作是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叙述中“抽丝剥茧”,寻找传染源,分析传播途径,排查密切接触者,判定疫点疫区,为疫情防控争得战疫主动权。

  流调组的战“疫”金花们一个个都是思维缜密、有勇有谋的“女子侦察兵”。她们善于沟通,能够在与病例或密切接触者的交流中抽丝剥茧、提取重要信息,并结合多种方式,详细了解其活动轨迹、人员接触等情况。“一个病例要追踪上百个接触者,所以我们每天要打好多个电话,一打就是个把小时。”流调组组长刘艳说,“侦察”工作并不容易。不止电话沟通,刘艳和同事们还要前往一线发热门诊进行流调。穿上防护服、套上手套和靴子、戴上口罩与护目镜,她们“全副武装”奔赴隔离病房,“直接面对病例,担心肯定是有的。但为了获取流调信息,我就必须走在一线。这样,身后群众的安全就会有保障。”

  非常时期,流调组的“战疫金花”们用行动诠释着“召必回、战必胜”的坚定信念。“90后”姑娘刘聿祯和陈晶晶,大年三十在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立即从老家赶回疾控中心,迅速投入一线“战斗”。施红莉,放弃了一年一次回老家看望父母的假期,带着父母的牵挂,每天负责密切接触者管理工作,一个多月来没有休过一天。虽然工作量大,但她从不抱怨,“这都没什么,我们多坚持一下,疫情就能结束得早一些。”和施红莉一样,戴晨自一月中旬接到防疫工作后坚守至今,“这是我过的第一个没有与家人团聚的新年,也是我第一次和两个宝宝分开那么久。”戴晨坦言,工作辛苦加上想念孩子常让她昼夜难安,但她很快调整过来,“这是工作,更是责任,流调工作能够探明情报,这是疫情防控的首要环节。能够参与到这场全民战‘疫’中,并且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无尚光荣。”

  一个多月来,六合区疾控中心流调组“女子侦察兵”们手机24小时在线,随时待命,即时出发。

责编:孙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