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您好,请出示下苏康码,配合我们量个体温。”近日,在浦口区江浦街道白马社区海都嘉园小区门口,“抗疫先锋”小分队正在对进出人员逐一测温查码,通过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筑牢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安全防线”。
自疫情发生以来,浦口区江浦街道白马社区党总支坚持科学研判、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充分贯彻落实上级相关部署要求,以“学党史、悟思想”为精神指引,以“办实事、开新局”为行动准绳,全力推进全民核酸、小区管控等各项工作,把靠前服务落到实处,把主动服务落到深处,真正成为抗疫一线“最有温度”的硬核力量。
科学研判,画好防疫“施工图”
“这次疫情就发生在南京,我们心里都没底,但看着社区‘红马甲’们井然有序地消杀、排查、安排核酸检测,我们就没那么害怕了。”白马社区党总支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组织全体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并连夜摸排重点人员信息,全力以赴把好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白马社区常住人口32964人,共有19个成型小区、5个零散片区,划分为31个网格。针对辖区居住人口多、网格体量大的特点,社区书记周兆琴同志凭借着20载基层工作的扎实基础和前期疫情防控积累的经验,迅速列出此次防疫的关键点:小区人员进出的排查、楼道电梯的消杀、多渠道的政策宣传、核酸采集的精准分流等等。针对防疫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社区“两委”班子反复研究斟酌,最终决定通过明确工作主线、划分防疫模块、把握防疫大局,确保整体工作推进有力有序。同时,针对辖区内的大型商超、建筑工地、养老服务中心等重点区域,分层分类采取防疫措施,从而有效推动了疫情防控的全覆盖。
倾力一线,当好防疫“主心骨”
“非必要、不离宁,少出门、少聚集,戴口罩、一米距……”从7月20日开始,在江浦街道白马社区辖区范围内,社区小喇叭防疫宣传队便全面出动。而除了小喇叭防疫宣传队,白马社区党总支还先后组织成立了居家保障小分队、核酸检测服务队等“疫”线先锋队,统筹安排核酸检测采集工作,为居家隔离人员买药送饭并及时做好心理疏导,有效缓解了群众的恐慌情绪和消极心理。
隔离的是病毒,关爱的是居民。为保障3万余常住人口的核酸检测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白马社区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迅速汇聚各方面力量,在连夜协调辖区内浦口实验学校场地的同时,还通过反复模拟采样流程,研究讨论出最优化的流线通道。为应对核酸采样时天气炎热的问题,社区工作者不仅在核酸采集等待区域搭建了帐篷,还配备了人丹、扇子、矿泉水等防暑用品。
针对行动不便人员,社区在成立“轮椅小分队”的同时,专门开通了一条核酸采集绿色通道;针对不同小区的人员特点,社区精准划分采集时间,尽可能减少居民排队等待的时间,解决人员聚集问题;针对老旧小区老年人较多的情况,社区充分利用“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机制,在详细摸清人员信息并梳理整合后,对有需要的老人上门进行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精准施策,筑牢防疫“安全网”
为确保各小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白马社区坚持“1+4”模式,即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社区第一时间下发防疫指挥部的各项防疫要求,完善疫情大数据,积极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物业公司做好小区大门管控、人员流动信息登记、人居环境消杀、防疫知识宣传等;小区管委会在针对业主群体开展防疫宣传的同时,还积极与业主沟通,解释相关防疫措施,并做好防疫物资支援工作;热心业主则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进出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无差别落实“测温、查码、戴口罩”进门三件套。可谓是四方携手合作,打造“无疫小区”。
疫情防控的堡垒上,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白马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义无反顾地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当先锋、做表率,与辖区居民通力协作,在防疫“大考”中共同交出了一张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