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种行为,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一种修养。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辖区文明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吴江区市场监管局吴江开发区(同里)分局以打造“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为目标,结合辖区实际制定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以“小网格”推动“大文明”,彰显市监担当。
一、不断完善网格制度,从机制上提升文明。
开发区辖区监管范围广、市场主体多,吴江开发区(同里)分局根据辖区的区域特性、市场各经营主体的分布、管理难易程度等要素,同时兼顾网格内监管主体数量和实际工作量,将辖区合理划分成同里、运东北、运东南、运西北、运西南、城南、市场等7个网格单元,采取“分局(领导负责)-科室(干部负责)-网格单元(网格员负责)”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实施“定格、定人、定责”,以“人在网中走,档在格中建,格格有监管”为指导,进一步规范“日常巡查—发现问题—整改处置—跟踪考核”四步网格化工作流程,将文明城市创建任务逐项分解到每一个网格员,将网格责任压实到每一个网格负责人。网格虽是关键,但责任才是保证,为此分局还建立了定期网格责任人巡查制度,除条线上的职责工作外,对自己负责的网格每周需深入巡查一次,准确掌握网格员排摸的点位信息、了解整改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让每个网格管理无盲点,监管无缝隙。
二、不断提升管理温度,从服务上塑造文明。
为提升创建质量,吴江开发区(同里)分局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引导企业和群众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做好文明城市建设者,擦亮文明城市亮丽名片。通过加大政企联动频率扩大“朋友圈”,先后组建文明城市创建、食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监管、企业质量提升、许可审批监管、放心消费等多个微信工作群,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日常行政指导、微信平台互动、共建共管模式,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形成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用好12315、12345便民热线,听群众所需,做群众所想,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小事,能答复的当面答复,能解决的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定期反馈。先后接受咨询服务156人次,办结投诉举报950件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让群众真切感受“要咨询连线就通、要服务身边就有”的便捷。
三、不断加强执行力度,从监管效能上保障文明。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吴江开发区(同里)分局贯彻“推进高质量监管、助力高质量发展”重大决策,细化创建标准,集中监管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坚持“严”当头,用重拳打赢点位反复问题“歼灭战”,杜绝问题隐患反弹。突出“快”入手,聚力打赢创建成果“保卫战”,以雷厉作风整改反馈通报问题。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食品安全领域卫生环境、质量标准提升工程、进口冷链食品专项监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治理等工作。先后排查企业和食品经营单位4800余家,检查从业人员资质9750人次,张贴公益海报4576张,更新破损“不剩饭、不剩菜”提示牌26700余张,规定时间内整改问题1506个。巡查中工作人员紧盯无证照经营、虚假宣传、产品质量、过期食品、标签标识等问题,对经营者及时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把群众法律意识"带"起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才能进一步"活"起来。严格执法是最有效的普法,通过“排摸数据+问题归零”,分局强化“案件查处与行业规范并重”的执法理念,特别针对重点民生领域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促进行业规范,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到“发现一处、查办一起、震慑一片”。已查办涉及民生领域的违法案件28件。
四、不断加强联动协同,从组织上保障文明。
吴江开发区(同里)分局一方面积极探索联合监管,工作中主动沟通综合执法局、行政审批局、属地卫生院等部门,落实好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绿色办证通道、信息共享等协作机制,切实加强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形成管控合力,提升监督效能,优化“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注重强化条块联动,部门之间通过完善的协调机制,做到思想认同、措施协同,根据文明城市的建设要求和责任分解,形成创建工作清单确保文明创建工作有人抓、抓得实、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