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5日,中国文明网开设“好人365”专栏,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平凡故事,与广大网友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10月11日中国文明网)
眼下,全国各地都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全国及各地都会评选出一批道德先进人物,比如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等,但人数毕竟有限,似乎还不太过瘾。中国文明网推出“好人365”专栏,每天讲述一则好人的故事,公众每天都可以学习到好人的先进事迹,从好人身上汲取道德营养、获取道德维他命,必将更好地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在已推出的“中国好人”平凡故事中,我们见到不少“中国好人”,他们非常平凡,却以朴实的言行诠释着道德的真谛。智斗歹徒的搬运工王凤武,坚持诚信经营的“傻帽”老板李晓东,丈夫在台风中不幸遇难却捐出2万元善款的好环卫工邓育军,家境殷实却自甘清贫的好党员黄献阔,被誉为“工人院士”的好焊工李万君,坚守深山14年的护林员吴可生,与众人共享熊猫血好老板钟青林,守望学子的好校长楠木灯,每个人身上都有着闪光的品质,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孝老敬亲,或爱岗敬业,或诚实守信,他们之所以能从全国十几亿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乃是由于身上独特的道德品质在闪光。他们或许很平凡,但他们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大都来自基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身边人,他们能做到的,每个人只要坚守内心的善,都可以做到。我们为“中国好人”身上的道德力量所感动。时下,有的人认为,社会道德出现了滑坡,比如说老人扶不扶都成了问题,其实,那只是极个别的现象,社会的总体风貌是好的。“好人365”,一年365天我们都与好人相伴,都能够从好人身上汲取道德养分。这么多好人的存在,让我们增强了对社会道德风貌的信心,社会道德并非不可救药。在被好人所感动的同时,每个人都应该增强自身的使命感。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好人加深了我们对道德的理解,增强了我们对美德的认可。
每个人内心都是向善的,每天都学习好人,就应该经常扪心自问,自己能否做一个好人,如果能做好人、那什么时候开始行动。有的人惯于做语言上的巨人,却成为行动上的矮子,这是不得要义的。既然认可好人身上的美德,就应该努力向他们学习,崇德向善、明德惟馨、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明代学者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说,意思就是入耳入脑入心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地践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光耍嘴皮子,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当所有人都行动起来的时候,公民道德建设将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好人365”,愿每个人都能从好人身上汲取道德维他命,积极投身公民道德建设。(李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