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江苏睢宁骑路刘村:“留守儿童之家”温暖农家娃
2020-09-15 09:51:00  来源:中国徐州网  

“我在这里接孙子,早上8点送来,下午5点接回家,他们在这里听故事,学画画,唱歌跳舞的,回家还表演给我看,哈哈,我这老太婆看他们跳得欢,高兴呀,每次都跟闺女说,‘放心吧,孩子在家可好着呢,安心在外面工作吧’。”70岁的吉宝凤乐呵呵地说。此时的她正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庆安镇骑路刘村幼儿园门口不远处的树荫下,两眼有神地盯着从“留守儿童之家”中跑来的两个小孙子。

“爱心妈妈”餐桌上的陪护

骑路刘村距庆安镇政府八公里,位置较偏远,有居民960户3970人,耕地面积4700亩,人均耕地仅1.2亩,村里外出务工人员1660多人,大部分在苏州、无锡、常熟等地做生意。全村留守儿童约260名,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在家照顾,而爷爷奶奶因年纪都在60岁以上,只能照顾好吃穿。

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呵护,容易养成不良习惯,骑路刘村党总支书记刘雅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带领村组干部到村里的学校、幼儿园和校长、园长交流意见,同时入户走访困难家庭,电话联系在外务工的人,听取群众意见,召开村两委会议专题研究,提出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等初步建议,并汇报给镇党委政府。

“在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尤其是留守儿童。”庆安镇党委政府迅速安排负责教育工作的副镇长王书红与统战委员史为栋共同筹建骑路刘村“留守儿童之家”。

骑路刘村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的消息传开后,刘雅臣等村干部那几天便忙着接村民电话咨询,有的表示想捐款,有的想当“爱心妈妈”,有的要来志愿服务……

孩子认真学习画画

刘雅生8000元,王星5000元,史为栋1000元,李国华200元……两天之内有30人共捐资39400元,钱全部用来做孩子的午餐费、学习材料费等,账目开销全部上墙公示,同时公布捐款账号,接受群众持续捐赠,保持“留守儿童之家”长久办下去。李莉、卓翠侠、顾香……这些30多岁的年轻妈妈来到这里报名当“爱心妈妈”,老党员、退休教师也纷纷当起辅导员。

“留守儿童之家”的孩子们在辅导老师指导下画画、折纸、练习舞蹈;“爱心妈妈”们每天给他们做饭、辅导作业,志愿者们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老党员给孩子讲红色故事……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家庭温暖”“母爱教育”,长见识、交朋友,既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节假日文化生活,营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也提高了留守儿童的素质。

午餐——自己准备

村委会还每天安排专人用手机与千里之外的孩子家长们进行微信视频,让家长可以随时目睹孩子的学习、生活等快乐事,孩子也能通过视频向爸爸妈妈“炫耀”自己的多才多艺……这一刻,家长和孩子近在咫尺。

“生活就像猫咪在琴键上散步,一不小心,就会踩响一些音符……”13岁的刘静怡自从到“留守儿童之家”学习后,最喜欢朗诵这首诗,她曾因自己有点小“残疾”自卑过,在“留守儿童之家”和小伙伴们一起画画、唱歌、听爷爷讲红色故事……刘静怡感觉现在就像诗中的猫咪一样,每一天都踩着美妙的音符,快乐成长。

“爷爷,李妈妈今天跟我们说了,要节约粮食。爷爷,你碗里不能再剩饭了。”12岁的刘若晗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告诉爷爷要节约粮食,64岁的刘宜习笑呵呵地向孙女保证一定改掉坏毛病。

“我们在外面工作,还不是为了孩子?”57岁的刘雅拢曾苦恼地说。他和儿子、儿媳在常熟做收购二手机器生意,虽然收入还不错,但他们时常担心留守在家的两个小孙女。“我一听说村里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立马赶回来主动捐款5000元,这是好事呀,给我们这些在外忙的人解除了后顾之忧,现在我们每天都能通过视频看到孙女,心里比吃蜜还甜。”

骑路刘村的“留守儿童之家”,像一把钥匙解开了在外务工的家长与留守在家的孩子之间的心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全面小康的路上有孩子的快乐成长,我们将会更幸福。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