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住得好了,腰包鼓了,脑袋“富”了,徐州农房改善成就“新典范”
2021-01-08 14:44:00  来源:中国徐州网  

虽然这几天天气很冷,但朱冬梅仍然坚持一大早来到村里的健身广场锻炼。朱冬梅是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安国镇汪堂村村民,自从搬进新家后,她每天早上都要晨练半小时,看着一排排崭新的房子和村里越来越漂亮的环境,她内心由衷地高兴,“环境好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无论干啥心情都舒畅”。

近年来,徐州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乡村振兴的牵引性抓手、全面小康的标志性工程,坚守为民初衷、落实改善政策,真正让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竣工交付6.3万户,落地配套产业项目357个、吸纳就业2万余人,13个项目入选省级示范创建项目名单,7个项目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农房改善成果显著。

住得好了腰包也要鼓

两年前,朱冬梅住的老村庄:道路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新的居住区建好后,每口人免费分30平方米新房,朱冬梅一家四口人,分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新居,三室两厅两卫。经过简单装修,配齐了家具家电后就住了进来。“宽敞得很,比以前住得舒服多啦!”朱冬梅高兴地说。

朱冬梅家里收拾得非常干净,各种装饰简洁素雅,阳台还养了几盆花。“和城里住的没有区别,以前期盼的都已实现了。”朱冬梅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现在虽然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她已经开始准备,想把新家布置得更漂亮些。“现在不仅居住环境改善了,收入也有了保障,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朱冬梅说。

朱冬梅介绍,搬来新家之前,她和丈夫仅靠家里的三亩多地种植农作物、打个零工维持生活,一年下来攒不了多少钱。如今,从新家出发,朱冬梅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她上班的万豪纺织厂,一下子从普通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收入比原来翻了几番。

记者跟随朱冬梅走进这家企业生产车间,130多台机械散发出的热量让车间温度超过了30摄氏度。朱冬梅换好工作服后,站在机器旁走走停停,熟练地清理机器上飘落的棉絮。“正常情况下,每天上八小时的班,一年能挣3万多元,关键是上下班方便,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朱冬梅一边忙活一边说,“在这干活一点也不累,能在家门口有这么好的工作,以前想都不敢想,感谢党和政府,不仅让俺们住上了新房,还解决了俺们的工作问题。”

为让和朱冬梅一样的搬迁安置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安国镇坚持搬迁安置与家门口就业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在离汪堂村不远处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宜沛工业园,集聚了近10家符合环保规定的企业,共为搬迁安置群众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

“为解决其他村民的就业需求,我们在尊重民意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村民创业致富或从事社会服务业等,尽力让每个人都有就业机会,真正让大家过上幸福生活。”汪堂村党支部书记蔡承冉说。

口袋富了脑袋也要“富”

收入有了保障,朱冬梅和其他村民的业余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健身广场上篮球架、乒乓球桌等健身设施一应俱全,这为村民的锻炼和娱乐提供了便利。每天下班后,简单收拾收拾家里,朱冬梅便出门了。走在干净平坦的柏油路上,看着一个个幸福的笑脸,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别提有多惬意。到达村里的休闲广场后,朱冬梅先做简单的热身运动,等其他村民到齐后,大家一起踩着动感的节拍,随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尽情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以前生活很是单调,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开支,经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晚上要么看看电视,要么早早睡觉。”朱冬梅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渐渐好起来了,不用再为生计东奔西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娱乐锻炼。

除了跳跳广场舞,朱冬梅的业余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闲暇之余或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服务活动,或到农家书屋读读书,或跟着村里姐妹学剪纸等,既陶冶了身心,增长了见识,还拉近了邻里关系。

朱冬梅仔细盘算了下:自己每年收入3万多元,丈夫在周边打工每年收入7万多元,一家人一年收入10万多元。“再攒点钱,准备买辆车,丈夫在外打工太辛苦,准备和他商量下,让他学开车,在沛县县城做点生意,这样我们一家人就离得更近了。”朱冬梅满怀期待地说。

“十四五”:徐州持续推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

“十四五”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徐州坚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按照省、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全域开展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加快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宜居乡村典范,真正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徐州的靓丽底色。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空间集约化治理、环境系统化提升、农房集成化改善、乡村特色化塑造等重点工程,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加快形成环境优美、特色凸显、近悦远来的“徐派”乡村新风貌。到2025年,美丽宜居村庄占比超过75%,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的村占比达到60%,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占比达到80%、自然村占比达到4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95%,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

持续推进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制订实施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任务上考虑用3年时间,每个镇至少创建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力争全市培育10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000个省市级美丽宜居乡村。在类型上坚持因地制宜,按照特色田园型、美丽宜居型、清洁达标型三类标准分层推进。在布局上重点围绕“六沿”(沿河、沿湖、沿路、沿风景区生态走廊、沿农业产业园区、沿历史文化片区),集中打造一批有形态、有内涵、有质感、有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和美丽田园乡村集聚区(示范带)。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持续实施农房改善工程,在完成省定三年改善任务基础上对徐州农民住房条件再提升,年内改善农民住房不低于3万户。

徐报融媒记者 蒋新会 通讯员 苗永乐 张健泉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