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上10点,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间实验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陆海波正带领着团队对原料药工艺技术进行改进。遇上新项目,加班加点是陆海波团队的常态。
自1992年从中国药科大学毕业,陆海波就加入了万邦医药。“做药是一个良心的职业,要让人们放心使用我们的产品。”陆海波说,从事药品技术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就暗下决心要发挥专业人员的价值,做高质量、高技术含量、低成本的药。
岁月染白了她的黑发,也见证着她辛勤付出得来的累累硕果。三十年来,陆海波始终致力于原料药的工艺迭代,成本降低以及绿色化推进工作,不断攻坚克难、自我突破。她带领团队深耕生化药、化学原料药的质量技术管理,使产品质量、技术、质量体系保持持续的改善及发展。获得2项发明专利并转化生产,1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2项发明专利;参与研究的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十年前,国内胰岛素的提取生产技术还非常落后。”回忆起1992年初次走上研发岗位,陆海波说,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当时公司的胰岛素生产水平还是出乎她的预料。落后的生产工艺只是一个方面,更大的考验是当时的研究条件比较局限。
陆海波没有被“唬”住,她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我就不信,攻不下这块阵地。”她从胰岛素技术做起,带领团队致力于生化药的工艺改进和技术迭代。几年下来,她快速成长为公司技术骨干,相继开发了胰岛素液态酸提取工艺、胰岛素纯化工艺、鱼精蛋白纯化工艺等,不仅推动了胰岛素工艺的升级,也推动了胰岛素质量标准的升级,使万邦生产的胰岛素在国内众多厂家中脱颖而出,并始终保持领先。
现在的陆海波,依然经常出现在实验室和生产车间,了解企业相关新产品的技术转移以及商业化生产情况,检查技术要求和GMP的执行,对年轻技术人员遇到的问题及时解疑答惑。“追求极致,是我的座右铭。”陆海波说,即便现在的她拥有了多项荣誉,但是不会停止学习化药知识,更不会停止带领团队开展化学原料药的技术开发和落地、改进工作。
非布司他是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十年前,万邦医药的研发团队对该产品开展了研究。陆海波也是第一时间参与其中。
为尽快推动该产品上市,陆海波带领生产质量团队与研发无缝对接,夜以继日穿梭在生产车间、分析实验室之间,笔记本上写满了思路和实验数据,不仅顺利通过国家局动态现场核查和GMP检查,还在落后于竞争对手申报的情况下,比竞争对手早一个月上市。“该产品在国内率先上市并一直处于市场第一位。”万邦集团品牌部工作人员陈苏梅说,产品上市后,陆海波及其团队持续开展改进研究,确保在生命周期内产品力不断提升。
此外,陆海波还带领团队成员对公司另一个重点产品匹伐他汀钙进行技术改进,该产品上市后的工艺迭代,获得新发明专利授权,产品成本降低超70%,在产品的绿色化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并确保了产品成本的绝对优势,为产品的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
如果说知识产权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保护伞,那么陆海波就是企业保护伞背后的撑伞者。2012年,她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建立企业的知识产权体系;2013年,完成了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培养了一批知识产权工作者和工程师。
不仅如此,近年来,她全面推进原料药精益运营工作,学习精益六西格玛知识并完成“构建原料药产品竞争力”黑带项目获得集团黑带认证,推动产品持续改善体系化,组织在生产、质量、运维、供应链、环保等方面的项目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转化成知识管理,培养新人,通过体系的运行与改善,每年为企业带来数千万元的收益。
三十年来,陆海波始终在工作中践行“我们用心承诺健康”的使命。她说,“我们将执着创新,以给患者提供安全低价的药品为目标不懈奋斗。”本报记者 段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