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临近,又到了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时节。连日来,为有效应对祭扫高峰,市民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序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记者近日走访我市多个公墓发现,鲜花祭扫等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正被越来越多市民接受,绿色殡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贴心服务 随处可见
10月24日,天气晴好。在汉王公墓,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在墓区山脚下的接驳车停靠点,许多市民正在有序排队等候。“我这次是骑电动车来的,来到后可以免费充电,还有免费的接驳车直接送达,给我们省了不少力气。”墓区各种贴心的服务给市民文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在汉王公墓看到,除了接驳车,墓区还设置了16处便民服务柜,提供马扎、跪拜垫、金玉明沙、香炉、红桶抹布,以及4处休息亭,提供免费的饮用水、红茶热饮、充电设备、祭祀用品、雨伞、急救药品、温水洗手等。此外,还设置了5处便民服务点,安排业务人员现场为市民指引方向,解答各种问题。
据汉王公墓管理所业务服务部部长程少杰介绍,“寒衣节”前夕,汉王公墓管理所对墓区环境进行了美化提升,不仅改造了西山卫生间、更换了破损屋面,还对墓区进行了彻底清扫,并在墓区大门口和主干道以及部分园区道路两侧摆放了5000盆鲜花,全力为前来祭扫的群众营造一个整洁、庄重、优美的环境。
同天上午11点,在茅村公墓,已有不少市民完成祭扫。在公墓大门内的停车场,一些市民正准备乘坐免费祭扫班车回家。“以往祭扫,需要转两次公交车才能到,现在有了祭扫班车,我们可以乘车直达公墓,非常方便。”市民李先生对免费祭扫班车服务赞不绝口。
据悉,10月21日至25日、28日至31日,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开通了前往汉王公墓、茅村公墓、张集公墓的每天9条线路、27个班次的往返免费祭扫班车,并在途中设置了多个停靠站点,助力市民便捷出行。
文明祭扫 蔚然成风
祭扫在心不在形。近年来,全市各大公墓管理所持续开展“纸箔免费换鲜花”活动,并通过设置思念墙、祈福树,免费提供黄丝带、思念卡等物品,大力推广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倡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在汉王公墓入口处,“纸箔免费换鲜花”横幅格外醒目,工作人员将一枝枝菊花摆放在桌前,用来置换祭祀群众手中的纸箔。“这个活动很好,用鲜花祭扫,既环保又文明,一样能够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敬意和怀念。”市民张女士说。
除了鲜花祭扫,汉王公墓管理所今年还首次推出了“水溶祭祀”。在墓区内的“水溶祭祀”专区,市民可将写满寄语的“水溶信笺”放入水池中,让思念化作涓涓细流,传递给逝去的亲人。由于信笺专门用水溶纸制成,投入水中几十秒,便会融化于无形,安全无污染。
作为全市首家无烟公墓,张集公墓管理所还特别设置了鲜花自助采摘园。“祭扫群众不用费心去花店挑选,在这里就可以直接采摘最能代表心意的鲜花,让祭扫更加绿色和温馨。”张集公墓管理所业务服务部部长李永介绍,园内种满了各种颜色的百日菊,专门供市民免费采摘祭扫。
清扫墓位、擦拭墓体、敬献鲜花、行鞠躬礼……近日,在绿植环绕的茅村公墓,工作人员完成了一场环保而庄重的代客祭扫仪式。茅村公墓管理所综合管理部工作人员蔡欢告诉记者,对于无法到现场祭扫的市民,公墓提供免费代祭扫服务,并将祭扫过程用视频和图片的形式拍摄下来反馈给逝者家属,不让家属留有任何遗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祭扫也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无论何时何地,市民只要打开手机,登录“徐州市96444殡葬公共服务平台”,点击网上祭扫,选择相应公墓端口进入,就能在线上为逝者拜祭、献花、寄语、悼念,寄托哀思。
绿色殡葬 渐成趋势
微风吹拂,树枝摇曳。茅村公墓树葬区郁郁葱葱、素雅清新。安息于此的逝者与花草相伴、与树木共生,在无声中见证四季更迭。
“寒衣节”前夕,前来为父亲祭扫的李女士将鲜花放在刻有逝者姓名的“生态葬”纪念石前,向逝去的亲人深深鞠躬。“父亲生前很开明,和花草树木为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他的遗愿。”李女士说。
近年来,徐州不断深化殡葬改革工作,因地制宜推动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相继推出树葬、草坪葬、小型节地葬、壁葬等十余种葬式,各公墓均提供节地生态葬,充分保障群众的安葬需求。
在汉王公墓,今年新建成的节地生态葬区合清园草木青翠。各种样式的小型卧碑竖立在绿草坪上,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
张集公墓全部为节地生态葬区,其中,松林园采用不改变地形地貌、不砍伐松树松枝,顺势而建的设计理念进行“围合式树葬”规划;灵静园利用原坡面地貌,在上面以就地取材的松树、柏树枯枝搭建“海狸筑巢”式网格。
据悉,为了鼓励更多市民选择节地生态葬,我市民政部门还出台了补贴政策。比如,选择树葬、壁葬等绿色生态葬法的户籍居民,按物价部门核定价格给予30%的优惠,对不保留骨灰的户籍居民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元。
“这种不占土地或者少占土地的安葬方式,最大程度实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梁语函介绍,近年来,随着绿色殡葬的推广与普及,我市节地生态葬数量呈逐渐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市民遵循亲人遗愿,选择回归自然的生态殡葬方式。本报记者 刘玉慧 通讯员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