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无锡 > 正文
防疫“刚需”应成文明“标配”
2020-05-12 10:53:00  来源:无锡日报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给市民带来了一堂文明课:中山路的高楼大屏上,“口罩文明”公益广告反复播放,人们第一次把口罩与文明联系在一起;锡城商业综合体大小饭店,一双公筷放在每桌台面中央,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得到前所未有的响应;药房窗口、银行柜台……“一米线式排队”蔚然成风。许多此前尚未成为大众习惯的文明行为顺利推广开来。

其好处不言而喻。对于呼吸道病人来说,戴口罩利人利己。江大附院(三院)呼吸科一位主任医师发现,今年医院的呼吸科病人比往年减少了三成左右,分析与市民普遍佩戴口罩有关。随地吐痰的少了,路上“抽游烟”也明显减少。人群不再扎堆,排队结账秩序井然。需要清醒认识的是,这股文明新风的出现主要并不是出于市民的自觉自律,而是源于人们对疾病的恐惧。疫情之下,大敌当前,一系列卫生防疫行为的重复让人们养成了好习惯。疫情缓解后,会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痛”?

严控疫情死灰复燃,也要谨防不文明陋习“回潮”,让好做法、好习惯不止停留在“战时”,更能固化、推广开。一些城市已着手对相关不文明行为进行法律惩戒。下月即将开始施行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就将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传染性流感时佩戴口罩,使用公筷公勺进行分餐等内容纳入文明行为规范。《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也明确,对违法食用者最高拟可罚款一万元,对组织食用者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大多数时候,文明是潜移默化的点滴进步,然而这次疫情却带来了一次实现规范文明行为的意外契机。人们突然意识到文明习惯是防控疫情的“刚需”,口罩文明、公筷文明、一米线文明与防疫相伴而生。防疫“刚需”应成文明“标配”,即使疫情解除,防疫期间形成的好习惯要留下来,变成文明的新常态。 (东亚)

责编:曾雪琦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