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10月13日,在滨湖区“践行核心价值观,做人民满意教师”宣讲活动启动仪式上,5位滨湖教师代表用鲜活的事例、朴实的语言,向现场来自区教育局、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区少年宫以及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书记约160人阐述了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识扎实、满腔仁爱、积极向上是“好老师”的题中之义。
来自教研中心的祝晓燕是我区学前教育领域的骨干,她告诉记者刚参加工作时,她曾与前辈们教师们一起为幼儿园食堂搬过煤球,为孩子们缝补过几百条棉被:“在那个流行化纤织物的年代里,老教师们的一句‘全棉的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让我顿然明白,只有把爱注入到行动中,用全心全意的爱细心呵护孩子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来自育英实验小学的王一娴老师用自己勤思考、找方法帮助班级后进生的故事传递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一个都不能少’的责任心是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先决条件。” 此外,来自太湖高中、江南实验小学、滨湖实验幼儿园的三位老师也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故事讲述了自己对“好老师”的理解。
据悉,这5位老师都是我区“践行核心价值观,做人民满意教师”宣讲团的成员,该宣讲团由我区教师队伍中的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特级教师、市劳动模范、区“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等代表12人组成。提及成立滨湖教师宣讲团以及师德宣讲活动的原因,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金春兰表示:“在刚刚结束的教师节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老师的四点要求,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在全国上下都在狠抓师德建设工作的背景下,开展这类活动能够进一步帮助我区教师树立‘大气为人、严谨教学、雅致为师’的滨湖教师精神,让全区教师能够明确‘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生基石。”
据了解,为持续推进“核心价值观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本月下旬起,该宣讲团将分中学、小学、幼儿园三组深入各校开展宣讲活动,并将组织教师观看学习宣讲视频,激励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满意教师。
下一阶段全区教育系统还将通过主题征文、“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推选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深刻认识新时期好老师的标准要求,并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抓好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治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大力促进我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滨湖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提升滨湖教育质量,切实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