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板鹞风筝,又称哨口风筝,经过千百年风云流转历久弥新。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极具地域文化特色,为中国南派风筝代表作之一。2006年,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南通市一张闪光的文化名片。2021年,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订了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保护的专门方案,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力推南通风筝文化,让“空中交响乐”奏出时代好声音。
得风则鸣 放飞竞技
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起源于北宋。和常见的风筝不同在于,板鹞上装载着能够迎风发声的哨口,称为“板鹞哨口”,再加上其独特的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等工艺,一旦放飞,“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
“板鹞风筝的神奇亮点,就在于哨口的响声早已发展成具有完美韵律的音乐,在于板鹞拥有成熟的哨口音乐文化。”市风筝协会主席吉华感叹道。细看风筝,大大小小的哨口交错排列,从上到下分为高中低音,哨口越大,声音越低沉;主哨则是整个板鹞的灵魂,起领唱作用,上面的作和声。
哨口的制作可以说是整个板鹞制作技艺中最关键的一环,需经过图纸设计、照样创作、精细打磨、油漆上色等步骤。“哨口首先选材要好,竹筒必须要是5~10年的毛竹,削出来才圆润饱满,立体感更强。”板鹞哨口雕刻工程师周志敏介绍道。
现代的哨口在造型设计上还融入红木雕刻技艺,创作出圆头竹哨、如意圆头等形态。在南通板鹞风筝艺术博物馆内,珍藏着一只材料上呈、技艺绝佳的风筝——紫檀木微雕板鹞风筝,其上遍布着一颗颗犹如豆子样的小板鹞,最小的鹞体直径仅有5毫米。“这个做的时候要拿放大镜看,而且需要用定制的道具来雕,最终发出的声音比竹子做出来的声音更清脆、响亮。”周志敏表示,工艺处处要考究,尤其是现在有材料、有技术的时候,更要认真做好、保存好。
征集精品 佳作迭出
“20多年前,板鹞风筝还是少数人爱好的民间技艺,到现在已成为全市数万人参与的放飞运动,这离不开传承人的精心制作和悉心保护。我们还举行座谈会,来加强传承人思想的引领、技术的提升和工匠精神的提炼。”回望漫漫长路,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朱志强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时代变迁,板鹞风筝也在不断发展进化,呈现出千姿百态。传统的六角星模样的“六角板鹞”,演变出七连星、十九连星;星角的颜色也变得丰富多彩,并开始在圆芯与六角上彩绘神话故事、彩图等,以增强六角板鹞的美术效果。
据了解,南通市现有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共计22人,其中国家级1名、省级4名、市级17名。朱志强介绍,为了全面展示南通市非遗传承人技艺水平,保存珍贵实物资料,今年他们征集了一批最能代表传承人技艺水平和特色的作品,届时,将在线上平台集中展示。
今年除了致力于家门口的宣传,这批传承人还携板鹞风筝积极“走出去”,参加了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世界博览会、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等,集中展示南通板鹞风筝,与外地文化互动交流。
走进校园 根植于心
把非遗带进校园、让非遗走近学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传承文化遗产、根植文化自信的新方式。
通州区刘桥镇,作为著名的风筝之乡、文化古镇,其板鹞风筝制作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们从民间收集了许多精美的风筝带到学校,通过展示板鹞的历史、发展及地方特色等,让学生从小感知家乡的风筝文化。”刘桥小学校长朱言刚说。
今年10月29日,刘桥小学风筝馆正式开馆,关于风筝的技艺、人文等一应俱全;馆内还为学校风筝社团开辟工坊区,包括扎制工作区、布料染制区,邀请板鹞风筝传承人、校外风筝爱好者做课外辅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风筝制作的工匠精神。
据了解,为更好保护和传承家乡哨口板鹞特色文化,学校自2005年起将风筝引入课堂,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七彩风筝》。去年,《乡土风筝文化传承与“项目式学习”课程建设》入选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和学校文化建设项目,这是全省唯一一所成功申报该项目的农村学校。
市文化馆馆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曹锦扬介绍:“近期,通过传承人送讲座、《意见》宣讲、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对江海文化的深厚、对非遗项目制作技艺的精湛都非常感兴趣。有了这种生生不息的传承,古老的非遗技艺才能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据悉,在板鹞风筝进校园方面,今年市文化馆还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及职业院校联动,开设相关课程,普及板鹞风筝,传承板鹞风筝制作技艺。
(记者杨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