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在南通“万里长江第一长隧”盾构穿越工程项目一线巾帼工匠又飒又美
2022-03-08 07:39:00  来源:南通日报  

说到隧道工程建设,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男人干的活,又苦又累又危险。在“万里长江第一长隧”盾构穿越工程项目一线,活跃着一群有勇有谋的“女汉子”,她们“上天入地”,成为一道“风景线”,她们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热情投身到工作中,不为繁华易匠心。

“调制大师”:研发“独家秘方”破解行业质量通病

“试验、取样、外检……各环节我们都要参与和把控,以便从源头上为工程质量把关。”工地试验室是项目核心保障部门之一,作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工程项目的试验室主任,48岁的张敬玲有着20多年从业经历,先后参与过南水北调工程、京沈高铁等多个盾构项目。试验室里的枯燥、远离家乡、条件艰苦,还经常搬动十几公斤的原材料,都增加了女性从事这项工作的难度。然而,张敬玲不仅坚持了下来,还以女性特有的细心和耐心,收获了专业上的认可,成为试验室里稳稳的“定海神针”。

长江盾构穿越工程是目前世界油气管道领域单次掘进距离最长、埋深最深、水压最高、直径最大的管道穿江盾构工程。任何一点疏忽都将是致命的。早在工程开始前,张敬玲就带着团队小伙伴积极参与项目“抗浮特”同步注浆剂研制工作,立志啃下这块“硬骨头”。研制过程中,她将配比的万般变化牢记心中,亲手调制了近200个配比,经过上百次反复实验,这种具有抗水分散性的同步注浆剂最终取得了成功。依靠这“独家秘方”,她驯服粗粝的砂和不羁的水,项目破解了“水下强透水地层管片上浮”的行业质量通病,工程质量登上新的“台阶”。

“工地试验室,就是每天干着周而复始的活儿,但我们乐在其中。”繁复且枯燥的工作,没有熄灭她对生活的热爱,工作之余的她爱烹饪、爱拍照、爱旅游,以热情洋溢的笑容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最美“空姐”:28米深的工作井平台上“独舞”

天空湛蓝,春风拂过,长江盾构穿越工程项目掘进里程数不断刷新。一个个管片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盾构始发井口,被龙门吊送入施工中的越江隧道内。龙门吊上约2平方米的驾驶室里,李彦彦熟练地摆动着两个操作杆,巨大的起重臂精准旋转,起重臂上,吊钩精巧地将各种管片吊运到位。

39岁的龙门吊操作手李彦彦来自河南驻马店,是一位拥有5年龙门吊驾龄的“老司机”。生活中的她是个典型的“乐天派”,一旦工作起来就像换了个人,心无旁骛、认真负责、专注谨慎。谁都无法想象,一台89吨重、16米高的“巨无霸”,由一位女司机在28米深的工作井平台上进行操作,举重若轻,柔指吊千钧。

阳春三月,沃野舒展,但高处的风景再美,她也无暇欣赏,因为起钩、移动、精调,每一个步骤都要全神贯注,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懈怠。长江盾构穿越隧道的建设任务繁重,要确保无数管片、管路、材料的吊装运输,压力可想而知。自上岗以来,李彦彦就深知安全生产对于长江盾构穿越工程的重要性,坚持把安全第一的原则摆在首要位置。在一年的工作中,她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梅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来袭前,她总是一遍又一遍检查龙门吊的固定,实现上岗以来“零失误”“零事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长江盾构最美“空姐”。

“慧心巧手”:每日万步走粘牢隧道质量防线

“今天收到了项目部送给我们的玫瑰花,还接到了儿子从老家打来的节日问候电话,孩子们寄给我的巧克力也到了……”7日傍晚,长江盾构穿越工程项目防水工黄湘兰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收获满满的幸福。

海门,是36岁的黄湘兰外出打工第一站:“我有两个孩子,一个初中,一个小学,以前就在老家带孩子,去年才出来打工。”作为一名防水工,她的工作任务是给隧道衬砌管片贴上密封胶条。

作为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管片密闭相接,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各类特殊荷载的重任,是隧道内部空间的保护屏障,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隧道的寿命和安全。因此,防水作业必须处处细致,严丝合缝。“一个环由6个管片组成,一共12根止水条,一圈长度10多米,刷胶是个体力活,把密封胶条甩上去也是个体力活……”起初,没有丝毫经验的黄湘兰每天只能完成1环,她很担心因此耽误工期。“好在有项目部的前辈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很快就上手了。”

“工作时需要不停地走,围着管片转,每天8小时至少走上万步。”如今,黄湘兰早已练就了“慧心巧手”,完成一环管片的防水作业只需1个多小时,她也习惯了两天更换一次手套、一个月磨坏一双鞋子的工作节奏。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她通过一双巧手粘牢了工程质量的防线,贴出了当代巾帼风采。

“我很幸运,第一次打工就来到这么重要的项目工地,处处体现出人文情怀,每个人都很有爱。”平日里,黄湘兰也爱美爱笑爱逛街,是柔情似水的女人花。但穿上了工装,她更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中铁隧道建设者,为如火如荼的长江盾构穿越隧道建设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记者 朱蓓宁 彭军君)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