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海安高新区各村、社区纷纷开启“温暖秋冬”文明实践行动。海安街道新桥社区和平桥村联合开展“文明绘梦绿书签,净网护苗e路行”活动,20多名家长与孩子一起在横幅上签名,号召大家自觉抵制和远离非法出版物,营造绿色文明阅读风尚。润物细无声,文明乡风暖。海安高新区在4个街道的21个社区40个村建立1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海安市委常委、海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郝三旺说,通过筑牢阵地、培育文艺志愿者队伍,引导花鼓、剪纸、扎染等一批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文化艺术活动,让乡风文明滋润社会的每个角落。
一座博物馆,传承乡村文化遗产
走进南通扎染博物馆,发现该馆不仅是记录与固化南通扎染发展历史的博物馆,还是一个集文化、休闲、阅读、体验等各种功能的时尚人文基地。“这里是扎染研习体验区,每周都有家长带着孩子体验;这里是阅读区,这本传授扎染技艺的《艺术染整工艺设计与应用》就由馆里的专家编著。”南通扎染博物馆馆长徐清边走边介绍,扎染博物馆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面向公众开放,传承以扎染为主的乡村文化遗产。南通扎染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地域命名的中国扎染时尚应用博物馆,位于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江苏华艺集团投资建立,于今年9月26日开馆。
11月2日,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四(8)班的学生来到这里,开展“邂逅扎染艺术,探秘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博物馆的指导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扎染艺术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意义后,开始手把手教孩子做扎染作品。孩子们通过捆绑、染色、蒸煮、解绑以及晾干填充棉花等一系列步骤,一件自己喜爱的玩偶就做成了。曹崔琦同学说:“扎染的成品总是让人意外,就像拆开盲盒一样的新鲜感,充满了未知的乐趣。”
每一个孩子都是文化传承的使者。7月18日,博物馆还在筹备期间,胡集街道园庄村组织暑假在家的孩子,来到华艺集团体验扎染制作。博物馆副馆长宋亚萍说,近的有海陵初中的学生,远的有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开馆以来,前来体验已有600多人次。
近年来,海安高新区每年制订年度非遗进校园清单,组织京剧、花鼓、葫芦画、绳艺、越剧、糖画等非遗进校园,并在全区中小学大力推进非遗项目“一校一品”项目建设,舞狮、舞龙、花鼓、连厢、剪纸、道情、扎染等地方非遗项目已在数十所学校普及,参与学生超万人,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了解民俗、感受民风,实现了非遗传承与专业育人互促共生。
一群志愿者,丰富乡村文艺生活
胡集街道谭港村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建有文艺宣传、腰鼓、广场舞、太极拳等10多个文艺志愿者队伍,参与人员近千人。11月10日晚,一场以“繁荣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暨万里千家惠民为主题的演出在谭港村东广场举行。
这场演出由村里的群乐文艺宣传队邀请了村外的华新锅庄、孙庄两个文艺宣传队和姐妹开心舞蹈队共同参与,共演出了26个节目,涉及独唱、花鼓、小品、情景剧、灯笼舞等10多个剧目,观看人数500多人。
近年来,海安高新区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以培育文艺志愿者为抓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谭港村位于海安高新区工业核心区域,共有21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7000多人,其中外来人口占70%。“村里有三个百姓大舞台,群众称为东、南、北三个广场,每年开展文艺演出30余场次。”村党总支书记夏彬说,传播乡风文明,他们把活跃在农村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组织起来,并提供相应的文化设施和活动阵地。
目前,谭港村里最活跃的群乐、富雅两支文艺队伍有40多人,成立11年来,已自编自导自演130多个节目。村里文艺志愿者张海燕说,我们经常自发组织文艺演出,村里为我们专门配备了灯光、音响,采购演出服装等。
群乐文艺宣传队召集人陈时林说,今年夏天,他们与富雅文艺宣传队一起,举办了“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传承好家风 倡导文明风尚”移风易俗专题文艺惠民演出,倡导婚俗新风尚。16组的退休教师曹肇铭说,身边的人演给身边的人看,很亲切,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还提高了大伙儿的文明层次。
目前,海安高新区拥有文艺志愿者团队53个,参与的志愿者700余人。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组联处曾调研海安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者工作对他们发挥乡土人才优势,建立专门的文艺志愿者队伍,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给予充分肯定。
一条特色带,传播乡村文明新风
汽车从南往北行驶在204国道上,来到启扬高速海安西互通,就会看到路的右侧有一间橙色小屋,这便是“路过陈港休息驿站”。驿站由核酸检测小屋改造而成,里边便民设施齐全,同时共享相邻的陈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类休闲娱乐设施、卫生室、公厕及1000平方米的免费停车场。货车司机陈志强说:“这个驿站在跑这条路线的货车司机群里小有名气。今天开了将近4个小时了,正好路过这儿,就停下来喝杯热茶,休息一下。”
端午这天,陈港村还在驿站开展包粽子、做香囊等活动,随后,送给沿路的货车司机。齐建茹是一名从杭州出发前往漠河的骑行背包客,这天他正好路过海安,他“意外惊喜”地与驿站的志愿者一起做香囊,感受到了旅途的温暖和节日的快乐。
驿站配有电子锁,手机扫码即可进入。里边有空调、微波炉、饮水机,还有报纸、图书等。里边还有一个诚信售卖角,除饮用水、应急药品等免费提供外,桶装方便面、面包等生活物资,均可自行扫码购买。“这样既能保证驿站可持续运行,更是一种诚信文明潜移默化的教化。”孙庄街道陈港村党总支书记史桂东说,今年以来,已售出方便面40多桶,每一个司机都能坚守诚信,有些司机知晓这是公益项目,还会多扫几块钱作为捐赠。驿站墙上的一张卡片上写着“一个充满爱心的地方,我和父亲要把这份爱心传递到全国”,落款是新疆昌吉州的小伙牙生江·买合木提,卡片下面是他与父亲在驿站前的照片。今年8月,这对父子从福建骑行到北京,路过海安,遇见驿站,从在这里的小憩中,感觉到了这个城市的温暖。
今年,海安高新区因地制宜在境内204国道沿线先后打造腾龙物流园“司机之家”、中海油“家”油驿站等8个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串点成线,形成一条可触可感、互动联动的“路过海安 遇见文明”文明实践特色带,在服务过往司机、行人及周边群众中涵养文明乡风。(海安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