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城市更新的推进,城市功能更加健全,更加宜居宜业,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更新中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果。同时要看到,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下足“绣花”功夫。
比如,非机动车道在等候绿灯区域可划分左转、右转及直行标线。在市区主城区及县(市、区)主城区,绝大部分非机动车道的等候绿灯区域,都没有左转、右转及直行的标线,而不少非机动车驾驶人员在等候绿灯时,都没有自觉进入左转、右转合理区域内的意识,往往纷纷挤占候灯区域最前沿的位置。这样,就给后面要直接右转的非机动车辆形成了明显的障碍;同时,挤占左转区域的直行车辆,在前方绿灯显示左转的时候又牢牢堵住了不少车辆……堵车乱象由此形成。而在非机动车道等候绿灯的区域划设左转、右转及直行的标志、标线,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堵车的问题。
在开放式小区内加强对旧货收购人员的管理。目前,开放式小区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由于缺乏有效的物业管理,一些日常用品销售者、废旧物品收购者时不时直进直出小区,并在小区内大声吆喝“收旧书旧报”“收废铜烂铁”“收旧手机”“收长头发”等,此起彼伏,给小区居民带来噪声干扰。建议城市管理、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对旧货收购人员的管理。例如,用统一的轻音乐代替旧货收购人员的吆喝,音量调节到合理、适宜、不明显扰民的程度。
集贸市场大门口附近区域道路上设置的泊车位可进一步优化。在部分县(市、区)主城区,集贸市场周边的道路经常拥堵。因购物、买菜,大量机动车辆滞留附近;同时,在集贸市场出口、大门附近道路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划满泊车位、停满机动车,使车道的通行能力大大降低,有的甚至变成严重的“交通梗阻段”。划设道路泊车位的相关单位,是否可以下点功夫,派人员到现场看看、研究研究,把划设的泊车位迁移到离集贸市场出口、大门口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市民停车后进入集贸市场买菜、购物时,虽要步行一小段距离,但也只是散步可达,相当于锻炼身体。
只要在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上下足“绣花”功夫,城市环境就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能一步步变为现实。
(作者庄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