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火板和充电桩安装好以后,我们电瓶车充电问题解决了,住得更加安全放心。”近日,提到小区的新变化,绿城玉兰公寓业委会工作人员黄军民赞道。近年来,因违规充电引发的消防事故不断增加,南通市文峰街道新城社区监委会联合绿城物业多措并举,发挥党组织领导力,积极提升物业企业服务力,开展非机动车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从源头上遏制事故发生。
文峰街道新城社区辖区的绿城玉兰公寓共有18幢楼,其中14幢楼建有架空层,部分居民习惯将电动车停放在自己楼栋的架空层内,这看似“省事”的举动却暗藏巨大的安全隐患,架空层只有灭火器,没有其他消防设施及防火隔离,一旦电瓶车自燃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社区党委、监委会联合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组织召开了多场议事会,邀请业主代表实地勘察,最终拟定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进行架空层治理。
首先要“堵”。在每个架空层门口放置石球,形成一道安全屏障,让居民放心地在安全环境中活动;由物业在架空层张贴安全提示,安排保安每小时进行架空层巡查,社区网格员定期查看是否有违规停放车辆,并及时劝导和整治;向小区居民发放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宣传资料,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进行警示宣传教育,明确告知业主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不进楼、不入户。
其次是“疏”。用石球“堵”挡住了电瓶车,但小区居民的停放和充电需求并没有得到实际解决,矛盾也越来越凸显。经过意见征询,社区了解到居民不愿将电动自行车停至地下车库的原因是车库台阶狭窄陡峭,停放很不方便。新城社区监委会牵头召开座谈会,最后决定采取“拓宽非机动车坡道+架空层改造”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对所有坡道加装橡胶垫,同时对架空层进行改造,便于长者充电停放。消防大队现场针对架空层改造的可行性出具建议方案,在改造区域用防火板隔离,同时加装消防喷淋和摄像头,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依照居民意见通过一幢,改造一幢,陆续铺排。
目前玉兰公寓架空层已改造完成8幢,基本上解决了居民电瓶车停放问题。
(作者邵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