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连云港 > 正文
文明实践丨江苏灌云:文明实践改变侍庄三代人
2020-12-07 10:51: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培育人民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手段。我们街道通过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让三代人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变。”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侍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朱礼家感慨道。近年来,侍庄街道携手江苏省海洋大学共同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把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到抗击疫情、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惠农惠民各项具体事务中,真正让群众喜闻乐见、入脑入心,极大地改变了群众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侍庄街道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街道”、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奖”等殊荣。

一代人变化:八十岁老汉成了新网红

“侍庄亲朋要记牢,疫情时期别乱跑。新冠病毒来势猛,自我防护很重要。走亲访友往后推,幸福安康身体好……”今年春天抗疫期间,侍庄街道朱埝村5组村民、连云港琴书非遗传承人朱中明,和他的老搭档魏善金一段宣传疫情防控的琴书表演,通过侍庄街道的流动宣传车、微信公众号、村头大广播在18个村(社区)进行播放,久违的曲调,熟悉的琴音,拉家常般的劝告,引起了当地广大群众的强烈兴趣,老朱也一下子成了侍庄百姓中的“网红”。

侍庄街道还有一批老人,自发成立了3支“夕阳红义务宣传队”,运用快板、花船戏、淮海戏等多种表演形式,把环境整治、扫黑除恶、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纳入自编自演的内容,发到网上,吸引了众多村民粉丝,成了侍庄妇孺皆知的名人。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累并快乐着”,他们笑嘻嘻地说:“你高兴,我高兴,大家伙都高兴,就成了呗。说什么名,说什么利,那都是和我们不搭界的事啊。”瞧瞧,这样的境界,这样的人生,多美!

二代人变化:青年人成为志愿服务队主力军

随着复工潮来临,侍庄街道各村也留下了一批由于疫情造成的“临时留守儿童”,他们有的因为家里没有电脑,有的是监护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或者手机受流量限制无法正常开通视频直播,尽管已经拿到了教科书,但没有老师在线辅导,也缺乏学习的有效监管,所以这批儿童的学习面临着很大困难。这时有个叫孙正媛的青年妇女就在网上发起成立“侍庄留守儿童成长志愿辅导团”,召集了22位志愿者对全街道留守儿童“一对一”辅导网课作业,成了留守儿童贴心辅导员。

为了鼓励更多像孙正媛这样的热心人投入到公益活动中,引领乡村文明风尚迈向新高度,侍庄街道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17个村级文明实践站,根据群众需求成立了九大主题青年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了送法律、送健康等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基本做到了百姓最紧缺什么,志愿者就提供什么服务,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代人变化:小学生争当文明宣传员

在侍庄,每所小学都像村里的文明实践站那样,设有“道德储蓄所”,小学生们通过参加学校或者社区公益活动获得积分,凭积分可以在储蓄所兑换学习或生活用品,并参加学校甚至是街道的“最美志愿者”评选。他们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主题,开展了“大手小手共创文明侍庄”主题系列活动,制作形式多样的文明宣传画、手工作品,还走出校门,来到街道,向周边商铺、居民发放倡议书,累计发放宣传单和宣传册2000余份。他们还协助疏导附近交通、检查学校周边环境卫生、维持治安秩序,有的同学还热心地和市民分享自己学到的文明知识,呼吁周边居民们一同参与文明活动。

“文明风尚是在每个人的切身体验中逐渐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只要我们能坚持最大程度地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各种文明实践活动,群众的认识水平和道德境界就一定能不断提升,侍庄的乡风文明水平也会不断迈向新高度。”朱礼家的一段话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马鹤文 徐兆祝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