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连云港 > 正文
56岁的交警刘毅倒在工作岗位上,送别他时——“不流泪”的汉子们却都在流泪
2021-05-14 08:38:00  来源:新华日报  

5月13日,天刚蒙蒙亮,来自连云港各地的民警代表,聚集在连云港市殡仪馆告别厅——送战友最后一程。告别仪式结束时,这群平时“流血不流泪”的汉子却都在擦眼泪。

近日,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过程中,连云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一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民警刘毅因心脏病突发而倒下,生命永远定格在56岁。

难忘高速上那个飞奔的身影

5月8日中午12时48分,连云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一大队接到110指令:在G15沈海高速海州湾服务区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事件,受损的陕西牌照大客车因设备故障无法前行,车上载满组团旅游的外地旅客,其中有不少是行动不便乘坐轮椅的残疾人。

“快!快!”像往常一样,刘毅用最快的速度抱着反光锥筒在高速公路上奔跑着——高速公路来往车辆不仅数量多,速度也快,事故处理每延迟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而此次事故更为特殊,被撞的大客车上方便残疾人上下车的升降架被撞坏了,而且肇事车辆已逃逸现场。

“警察同志,您一定帮助尽快处理呀!”一车人看到民警赶到现场后,齐刷刷地把焦急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们身上。怎么安置众多残疾游客?如何快速找到肇事车辆破案?对刘毅而言,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当时正值中午,最高气温接近30℃,从事故车上下来,刘毅就觉得心跳加速眼前发黑。在回大队的路上,他脸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但急着处理事故的责任感,让他来不及多想身体的不适。

“应该就是这辆SUV!”连续看了近3个小时监控后,嫌疑车辆终于出现在画面里,案件有了进展,刘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鉴于刘毅当天的身体状况,大队领导命令他赶紧到医院检查一下。而刘毅却直摇头:“去医院检查,得耽误大半天。案子没处理完,我心搁不下,我回去拿点药就回来……”然而,他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来。

“我们要抓紧时间,换位思考,如果是我,出事故我也急。”这句话,时常被刘毅挂在嘴边。在处理事故时,许多同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抱着反光锥筒狂奔在高速上的背影。

2014年一个深夜,一大队接到高速调度中心电话,称有个十二三岁模样的小男孩从高速路口闯进去,去向不明。

“小孩子,不明白高速上有多危险,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大事,我们抓紧分头去找,我逆行!你顺行!”连云港交警支队高速四大队副大队长王胜回忆,当时他作为一大队领导,还没来得及部署,刘毅就主动请缨,承担这个危险任务。深夜中,刘毅沿着高速和时间赛跑。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把处于危险中的孩子安全带下高速。

温和的他工作时很“冰冷”

2010年,刘毅调到高速一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忠厚老实,脸上总是带着笑。”马学明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刘毅的样子。“来这之前,我也是个老交警了。但他还是不厌其烦一趟趟陪我出警,熟悉辖区。”正是凭着这份责任心,11年来刘毅经手案件3000多起,被当事人投诉的记录始终是“0”。

平时性子温和的刘毅一旦进入处理事故的工作模式,立马就会变得很“冰冷”,谁的面子都不给。高速路上发生事故,交警就要扮演公正的“法官”。处理这么多起事故,要让双方心服口服,刘毅靠的就是心里一杆公平秤。

2019年夏天,旅居法国的桂某回国探亲,在高速上遇上小车祸。回到连云港跟朋友聚餐时,桂某无意间得知处理交通事故的民警恰巧是自己的小学同学刘毅,而且席间还有一名刘毅的亲戚。于是桂某借着酒劲,拨通刘毅的电话。

没想到电话那头的刘毅,立马回了他一盆冷水:“事故处理必须要公开公正透明啊,我不能因为是同学或亲戚原因,而让对方得到不公正处理!”

这些年来,与刘毅共事过的同事,多多少少都领教过他的“紧箍咒”“碎碎念”:

事故处理民警一手托两家,要求必须心正、身正,处理问题公开透明;

高速上出事故的大多是外地人,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人家着想,快点解决问题,让车主带着好心情继续旅途;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执法要有依据,做人要有风骨,不能为点蝇头小利干那些玷污警徽的事。

“他答应我的,再也做不到了!”

在家人心里,刘毅就是典型的警察——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家人放在第二,而自己永远是最后一位。

作为处理高速公路事故的交警,刘毅即使休息也要24小时待命,妻子胡旭文经常半夜被丈夫的电话吵醒。“我有时候会跟他抱怨,为什么不能多陪陪我?刘毅总说,既然当了警察,就不能对我一个人负责。半夜电话打到他这里,肯定不是小事故,高速上出了事,事故方家属比我更需要他。”

警察这个职业,对刘毅来说无比崇高。去年刘毅查出心脏有问题,胡旭文希望丈夫换个轻松点的岗位。“他当时就跟我说,警察职业哪有轻松的呢?”胡旭文说,丈夫在大队里是骨干,总是冲在工作的第一线,“他总考虑队里其他人的不容易,却从不考虑自己。”

说起父亲刘毅,儿子刘畅用了一个词“中国式男人”——认真负责却不善言辞。由于工作忙,父亲像是家里沉默的影子。刘畅小时候,父亲留给他的印象只有——早上,早起煮好的一碗热粥;晚上,睡意朦胧中,轻轻帮他盖被子的大手。

面对儿子,刘毅总是习惯扛起所有的压力。给父亲收拾遗物时,刘畅才发现父亲在每一件警服的口袋里都装了速效救心丸。“爸爸从来没和我说过身体这么不舒服,我知道他是不想让我担心。”

“刘毅承诺,答应我的都会做到。”在胡旭文眼里,丈夫不是多浪漫的人,总是悄悄做好家务,默默给她递来热水……多年工作繁忙,刘毅很少休假,和家人的合影寥寥无几,更没时间陪家人出去旅游。

刘毅总安慰妻子:“等我退休了,我一定陪你出去旅游,好好放松一下,把这么多年欠你的都还上。”

“他答应我的,再也做不到了。”胡旭文哽咽着说。

本报记者 陈珺璐 通讯员 苏宫新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