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载满书香驶入东海县温泉镇,与当地中小学生开启了一场浸润心灵的文化之旅。本次活动通过捐赠仪式、名家讲座等形式,为青少年送上优质文化资源“大礼包”,让文学的花朵悄然绽放。
捐书筑梦:书香传递文化温度
活动伊始,省作协联络部二级调研员潘剑代表省作协向两所学校捐赠用于购置图书的专项资金,以书香为桥,搭建文化惠民的基层纽带。捐赠仪式上,潘剑将捐赠证书郑重交到校方代表手中,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学校负责人表示“本次‘茉莉花开’送来的不仅是书香,更是及时雨,让孩子们与名家名作零距离接触,在阅读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学校后续将根据师生需求,精心挑选涵盖红色经典、儿童文学、科普读物等多类别的图书,让书香真正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名家开讲:创作密码与红色故事碰撞火花
在温泉中学礼堂,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省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祁智以《好故事从哪里来》为主题,系统全面地讲述了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故事到底从哪里来。从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背后故事到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村居童趣,在闻一多、臧克家、张志和、柳宗元等作者的创作时刻中解析作者心境,结合自己创作的《方一禾,快跑》、《蚕宝宝上山》等故事,在案例中拆解好故事的诞生密码,通过深度讲解,让孩子们沉浸在故事之中,指导学生们如何阅读,回答了“好的故事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即好的故事源于书本、生活之中。祁智说道“我是农村出生的孩子,我知道读书、读好书、把书读好,对孩子的一生的意义,我们全省的文艺家有这样的使命,就是送文化、送文学、送文艺到基层去,让自己的学识发挥更好的作用。”“今天的课堂是一份这份珍贵的礼物,我会像祁老师说的那样去学好语文、从生活中挖掘,收获属于自己的‘好故事’!”学生张欣然说道。
在温泉镇第一中心小学的课堂上,连云港市作协主席王成章以《三本书,三位英烈的舍生取义》为题展开讲座,详尽介绍了邓演达、朱克靖和徐全直三位英烈的感人事迹。三位英烈虽身处不同历史时期,但都以血肉之躯诠释爱国主义内核,展现了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与舍生取义的伟大情怀,让在场师生深切感受到信仰的光辉。活动现场,“1931年11月29日,邓演达在南京沙子岗被秘密处决,年仅36岁……”当讲到邓演达拒不屈服、血染沙场的事迹时,台下鸦雀无声,师生们屏息凝神,沉浸在那段悲壮历史的震撼之中。英烈们的故事如同火种,点燃了现场每个人心中的家国情怀。
文化惠民:“茉莉花开”的深耕与展望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自启动以来,连云港市目前已开展280余场次,覆盖人次超200万,成为连云港市文化惠民的响亮品牌。“我们特别注重‘滴灌式’精准服务。”本次活动的相关负责人说道,“对于儿童群体,我们安排了妙趣横生的音乐儿童剧,以生动活泼的演绎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在青少年方面,除了开展红色主题讲座,还举办文学创作与阅读分享会,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针对成年人群体,组织文化艺术沙龙,围绕经典文学、绘画艺术、音乐鉴赏等主题展开交流,邀请本地文化名人参与,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让文化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此外,连云港市创新“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以名家资源为核心,通过“名师带徒”“结对帮扶”提升基层文艺素养;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推出“文学创作营”“地方特色情景剧”等定制化内容;以数字平台为支撑,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服务矩阵。此次活动中,“雨花英烈”系列讲座,正是结合时代背景,挖掘红色资源、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的生动实践。
暮色渐浓,本次“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落下帷幕。那些关于写作的梦想、关于英雄的故事,已如种子般播撒在青少年心灵的土壤中。未来,连云港市“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将继续深耕基层文化土壤,一方面,拓展常态化阵地,另一方面,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将优质文化资源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让文艺惠民更具沉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