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晨,大运河文化广场上一条10米长的彩色“巨龙”,在一名头戴鸭舌帽的古稀老人手中飞转回旋,“巨龙”时而盘旋高起,时而翻腾起舞,老人步伐轻盈,动作行云流水,人龙共舞的画面让人啧啧称奇。这位老人叫田传芳,今年78岁。老人说,他舞龙不过数月,但自己有十几年抖空竹的底子,所以学起来很是得心应手。“现在淮安舞龙的人越来越多了,咱也赶个时髦,老有所乐嘛!”田传芳笑着说。
趁着休息的时间,田传芳和记者聊起了他和舞龙的故事。田传芳退休之前是一名驾驶员,和方向盘打了30多年的交道。“退休后闲着没事,就想找个运动打发一下时间,顺便锻炼锻炼身体。”田传芳告诉记者,有一次,在大运河文化广场看到很多人抖空竹,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于是也买了个空竹,自学了起来。兴许是做了几十年驾驶员,方向感比较强,手也比较灵活,他很快便无师自通。“抖空竹技术含量可不低呢,很多人学几年都学不会。十几年下来,我现在也算是小有所成,因为抖空竹还上过几次电视,很多人都管我叫老师呢。”田传芳颇为得意地说。
半年前,当看到很多抖空竹的老朋友玩起了舞龙,田传芳又来了兴致,于是新的挑战又开始了。“和抖空竹相比,虽然舞龙不难,但想要舞好了,可不容易。空竹主要靠手,而舞龙时脚步也得灵活,稍不注意脚就会踩住彩带,而且还得注意风向,不然龙飞不起来,还容易缠在身上。”田传芳告诉记者,别看他现在舞得还不错,这几个月可没少研究和下功夫。
每天早上7点多,广场上准能看到田传芳舞龙的身影,他一直要练到接近10点钟才舍得回家,这已经成了现在田传芳的日常。“现在最怕的就是下雨天,要是连续下个几天,舞不了龙,我心里那个难受呀……”田传芳笑着说,因为舞龙他现在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大家一起舞龙,一起交流切磋,休息时一起聊天,特别开心,舞龙已经成了他现在生活最大的乐趣。
田传芳说,对于自己舞龙,他的老伴也特别支持,老伴则喜欢跳舞,大家各有爱好。“你看我都快80岁了,身体一直很好,也没生过什么病,身体允许的话我想一直舞下去。”田传芳说,他觉得人们尤其是老年人要坚持锻炼,而且最好走出家门,参加户外运动,在收获好身体的同时还能认识很多新朋友,得到更多的乐趣,晚年生活也会更加幸福多彩。■融媒体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