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射阳县四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再是单向的“送服务”,而是变成了融入日常、触手可及的“双向奔赴”。近日,该镇聚焦群众“身边小事”,创新推出“文明合伙人”机制,将超市、蛋糕房、快递驿站等商户吸纳进来,共同延伸打造“文明微站点”,编织出一张覆盖广、接地气、暖人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让文明新风吹进了百姓心坎里。
从“旁观者”到“合伙人”,资源整合激活文明“一池春水”
如何让文明实践更贴近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实际需求?四明镇在实践中发现,沿街商户数量多、分布广、与居民生活联系紧密,是尚未被充分挖掘的“富矿”。为此,四明镇突破传统思维,积极“整合资源”,发起“文明合伙人”招募计划。
“我们最初也有些疑虑,担心会增加经营负担。但镇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并非强制任务,而是自愿参与,旨在共同为大家提供便利,营造更好的氛围。”首批加入“文明合伙人”的超市店主王先生表示。令他惊喜的是,自从店门摆上“文明微站点”服务架后,不仅没有影响生意,反而因为提供了免费饮水、歇脚休息等贴心服务,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店里的人气更旺了。
像王先生这样的“文明合伙人”,在四明镇正逐渐增多。快递驿站成了政策宣传的“信息角”;理发店、餐饮店等也纷纷加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应急充电、雨具租借等服务。这些曾经的“旁观者”变成了文明实践的“主角”和“合伙人”,实现了社会效益与商户口碑的双赢。
“微站点”释放“大能量”,便民服务实现“零距离”
一个个“文明微站点”,面积不大,能量却不小。它们如同神经末梢,将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至镇域的每个角落。
对于户外劳动者而言,这里是可以随时停下脚步的“温暖驿站”。“以前送完快递,想找个地方喝口水、歇歇脚都不容易。现在好了,看到‘文明微站点’的牌子,就像看到了‘家’。”快递员小张对文明微站点赞不绝口。
对于社区居民,这里是获取信息、参与活动的“迷你社区客厅”。最新的惠民政策、反诈骗宣传手册、文体活动通知等,都能在这里便捷获取。
对于乡镇治理而言,这是一张深入基层的“感知网络”。“文明合伙人”们身处服务一线,能第一时间感知民情民意,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许多微小的矛盾与需求在萌芽阶段就得以化解和满足。
创新模式引领基层治理,共治共享绘就幸福底色
“文明合伙人”模式的探索,是四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它巧妙地将市场力量与社会公益相结合,用最小的成本实现了服务效能的最大化,构建了一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
从一个点到一张网,射阳县四明镇用“文明合伙人”的创新理念,将冰冷的商户门脸变成了温情的服务节点,让“文明”二字从抽象的概念,化为了一杯水、一把椅、一句问候的真实暖流。这一个个“文明微站点”,正如同星星之火,点亮了镇区的文明之光,也映照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路径与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