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特庸的桑葚熟啦
2021-05-20 07:37: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周蓉蓉 王栋 戴超  

  小满时节桑葚甜,又到桑葚成熟季。5月17日上午,射阳县特庸镇王村村的果桑园内迎来一小波采摘高峰,许多来自周边县市区的游客驱车前来摘桑葚、游桑园,感受乡情野趣,品味快意人生。

  挎上篮子,轻轻摘下,放入篮中……一系列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家住市区的赵志雷是这里的老顾客,不一会儿,她篮中的桑葚就堆成了“小山”。一串串桑果乌黑油亮,煞是好看。忍不住放入口中品尝,轻轻咬开薄薄的外皮,酸甜的汁水令人口内生津。“每年5月中旬我们都会来采摘桑葚,撇开它的口味好、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还可以在桑乐田园里散散步、逛一逛,体验农耕文化,又可感受智能化的加工流程,也是一种另类的减压方式!”说着,赵志雷拿出手机在桑乐亭旁摆起造型,和同行的伙伴合影留念。

  登高远眺,满目葳蕤、郁郁葱葱,万亩桑树随风摇曳;走进园中,硕果盈枝、参差红紫,空气中弥漫着甜香气息。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5月份为桑葚采摘高峰期,园内日均可接待游客1000人次以上。

  都说全国蚕桑看特庸,特庸蚕桑看王村。王村村被誉为“华夏蚕桑第一村”,作为特庸蚕桑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7500亩耕地,其中7000亩栽种湖桑,村里有蚕桑大户300户,蚕农每户年均收入在7万元以上。通过发展蚕桑产业,该村不少养蚕大户走上致富之路。为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特庸镇充分发挥“特庸蚕桑”品牌效应,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以王村村为中心,不断挖掘蚕桑特色资源,创办桑叶桑葚食品加工、蚕丝制品加工、桑枝条桑根药材加工等项目,培育桑苗出口外销至越南、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朝鲜等国家,帮助近500人实现再就业,蚕桑附属产品销售额达3000万元。

  果桑园是特庸镇与县农业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标杆产业——桑乐田园项目中的子项目。桑乐田园是以蚕桑文化为特色的田园乡村旅游景点,总规划面积约12500亩,计划投入3.48亿元,重点打造茶桑苑、智能化蚕房、桑苗嫁接中心、蚕桑文化展示馆、果桑苑、特色农业示范区、桑林枕水民宿等37个项目。王村村党总支副书记陈海涛说:“蚕桑产业是我村的特色产业。通过与县农水投合作,每年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70多万元,带动周边150人就业。下一步,我们将深化与国有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相关产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了解王村,了解特庸!”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