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扶贫办法。近年来,盐都台创园把农业结构调整与推进精准扶贫相结合,不断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切实增强低收入人口可持续脱贫致富能力,让土地成为“聚宝盆”、农业成为“致富源”。
近日,记者走进盐都台创园菊园温室大棚,李庄村村民张干春正在花丛中忙活着。她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实施了帮扶措施后,她就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自己被招聘到园区打工,现在成了“上班族”,流转土地加上在园区打工的收入已让她顺利实现脱贫。
花卉富民工程的实施,让张干春有了可靠的收入保障。在盐都台创园呈祥园艺育苗有限公司,像张干春这样的低收入农户还有不少。为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盐都台创园采用“合作社+贫困户”脱贫带动机制,在推动花卉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盐城呈祥园艺育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羊城告诉记者:“我们组织带领了周边32名农户成立了光彩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大棚租赁、统一供苗、统购统销等多种模式合作经营,采用了标准化的育苗、种植、采收模式,人均增收2万余元。”
土地转活、农业转强、农民转富。盐都台创园以实施产业引领富民为抓手,将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富民有机结合,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村级“造血”功能,花卉产业发展带来的扶贫“活水”正源源不断滋润着贫困户们的生活。
盐都台创园李庄村党总支书记商文荣介绍说:“近年来我们抢抓产业和园区富民工程政策机遇,大力发展花卉种植,通过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包棚到户等一系列举措,带动全村近70多户参与其中,进一步提高了脱贫能力。”
要想“拔穷根”,除了“富口袋”,还得“富脑袋”。盐都台创园不仅将国家的扶贫政策、扶贫举措落实到位,更为贫困户进行“思想充电”“精神补钙”,将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富民有机结合,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链式开发,推动鲜切花、盆栽花、观赏花“三花”联动发展,形成“一港八园”的特色花卉专业园区,引导当地1000多名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花卉富民已经成为当地农户脱贫创业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