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20多天,我们的草莓就要移栽了。目前,苗情长势喜人,再过几个月,欢迎你来品尝我们的头茬草莓啊!”8月1日,在盐都区龙冈镇桂吴村六组龙吉大道旁的大棚边,笔者见到该村书记助理、退伍军人服务站站长高学权的时候,他正和好搭档、村民兵营长成勇在他们承包的田块里察看草莓苗情。而早他俩一年,在村里稻田套养小龙虾和螃蟹的村计生专干桂晶晶,此刻也正忙着开车到镇里办事。说起来,高学权、成勇、桂晶晶三人,他们既是儿时的好伙伴,中学毕业后又一起参军,退役后他们又在村里工作并成为创业富民的好搭档。
儿时的伙伴一起报名参军
今年34岁的高学权和33岁的成勇、桂晶晶,都是桂吴本村人,3家相距都不超过200米远,是小时候一起玩泥巴长大的好伙伴。在高黄小学四年级,3人成了一个班上的同学,后来桂晶晶和成勇又在大潘初中和市四中,一起读了6年中学。每逢节假日,3个小伙伴还经常相约结伴游玩。
2004年,响应号召,接受挑选,他们一起光荣地应征入伍,披红挂花,成了桂吴“咱们村里当兵的人”。在部队,高学权和桂晶晶被分到了一起,在总参管理保障部服役。高学权先后在汽车队、海军昌平综合仓库、海军蚌埠士官学校、海军某部当兵、学习,成勇则在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服役。这期间,3个人经常把各自的军装照赠送给其他两位战友,分享训练时军姿和获得的表彰荣誉。
退役后陆续回村建设家乡
2006年、2009年和2016年,桂晶晶、成勇和高学权先后退役。他们或上班或创业,一番闯试后,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和创业经验,尤其是成勇搞工程吊篮租赁,每年收入不菲。
为了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村里找到高学权等人和他们的父母,动员他们回村到基层工作。2016年12月、2017年8月、2018年10月,桂晶晶、高学权、成勇先后放弃既有工作,积极响应镇村号召,陆续回到村里工作。如今,高学权是村里的书记助理、退伍军人服务站站长、禁毒社工兼三组组长,成勇是村里的民兵营长、禁毒社工兼五组组长,桂晶晶是村里的计生专干兼一组组长。
“我们都当过兵,不怕吃苦,也不怕失败。我们要发挥老兵的引领作用,把在部队养成的刻苦顽强精神融入到高效农业的培育和发展中来。”桂晶晶站在村部“铁军号角”标识前的话语掷地有声。
带头创业引领村民齐致富
农村人口逐步老龄化,一些村民增收缺少门路,让高学权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们决定用自身的行动创业富民,建设富裕乡村。
在村党总支书记吴先兵和村委会主任夏万胜的鼓励支持下,2018年底,先是桂晶晶承包了村里的200亩地,套养小龙虾和螃蟹。
去年底,高学权和成勇一合计,也承包了村里84亩多地,今年种植了西瓜、草莓和葡萄。“今年初次尝试种植大棚西瓜,还不错,12亩8424系列大棚西瓜创收近5万元呢。”高学权说着,憨憨地一笑露出了浅浅的两个酒窝。
“别看我们第一年西瓜收益不是很高,可我们的大棚招收了5个村民常年打工,每人每月的收入都不低于3000元,季节性用工达到十五六个人,每人每天七八十元,也算为农村富余劳力增加了增收渠道。”成勇补充道。
你们的种植技术哪里来的?面对笔者的探询,成勇指指一位正在捆绑葡萄枝条的中年妇女说,“我妈妈她懂得长葡萄技术,架子上巨峰、夏黑、阳光玫瑰品种的葡萄她都长过,有经验!” 高学权说,“西瓜、草莓虽然没长过,我们可以边学边长,就像上半年长的西瓜,技术就是从网上学来的。”
“别看3位年轻村干部创业才刚起步,还都兼村民小组组长,不过可以信任他们。他们在部队是刻苦训练、保家卫国的好士兵,在村里是与村民说得上话、又让大家信得过的村干部。经过部队‘大熔炉’的锻造,他们是农村用得上的好‘钢’。”吴先兵对3位走在创业路上的青年退役军人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