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盐都 > 正文
全力探索“两山”理论实践“盐都样本”
2021-10-27 19:46:00  来源:盐都日报  作者:张兆领  

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第一等次;获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等次;获评全省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工作第一等次;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入选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

自去年11月底捧回生态环境部颁发的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近一年来,盐都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的新路径,通过在当地的生动实践,全力探索“两山”示范区的“盐都样本”,收获了一份又一份新荣誉。

而当10月14日,盐城市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的消息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昆明大会上传来,盐都区广大干群更是兴奋溢于言表,因为这荣誉里有着一份厚重的盐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

可以这样说,近年来盐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史。

窥斑知豹 且看125生态廊道

创成国家生态区、江苏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得了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那么,盐都的“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到底是什么样子?10月12日,中国著名作家盐城采风行的团队首选盐都作为生态报告文学采风第一站。记者为采风行团队打前站,走了一遍125省道盐都段,领略了“两山”理论在盐都的生动实践景象。

驾车从125省道径直向西,一路上呈现的不仅仅是“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有花果飘香采摘忙。这条省道,其实是条生态廊道,建设时按照“四季有花四季景”打造,道路两侧景点、景观、景区,点缀其间,游人如织;农场、农村、农舍,星罗棋布,依水披绿。此刻,沿途花吉村千亩葵园花正艳,台创园多彩菊海人潮涌;郝氏名人故居古朴典雅,尚庄番茄公园特色新颖;更有三官农庄尽显西乡原味,七星农场处处是秋忙景象;盐都段终点大纵湖畔,虾蟹肥美人欢笑,东晋水城景醉人。125省道,不但是贯穿盐都东西部的一条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带,一道彰显水绿特色的景观走廊,更是一条“两山”实践指引下的康庄大道。

窥一斑知全貌,125省道只不过是盐都众多生态廊道中的一条。而这些生态廊道又只是盐都“两山”理论实践的一个个小子项。

作家采风团一行对盐都的生态文明建设赞不绝口。大纵湖东晋水城的水草绿树、芦荡迷宫给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许晨留下了深刻印象:“坚定不移绿色发展,擦亮高颜值生态底色,构建迷人的东部沿海‘绿色风光’。”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是盐都籍著名作家曹文轩的研究生弟子,“蓝天空旷无垠,田野辽阔无边,到处是一幅幅绿意沛然的图画:一块块平整的稻田、一片片青翠的树林、一汪汪水平如镜的池塘、一座座细窄古朴的木桥……”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对盐都生态的赞美。

源头治理 全面筑牢生态屏障

水滴石穿,盐都“两山”理论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样本”,与其长期确立的“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盐都是个古老的县、年轻的区,它盐史载誉、汉典留名,历来是里下河地区的“鱼米之乡”。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变迁,盐都作为盐城市区主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粮米仓,其生态地位越发重要。于是,在“两山”理论的引领下,盐都把“守住绿水青山”作为发展底线,加快生态文旅高地建设,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盐都绿色发展的发力点。

生态底线如何“守”?生态大区怎样“立”?盐都的路径就是强化源头治理,筑牢生态屏障。

生态文明,规划先行。盐都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先后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方案等多个中长期规划,以及大纵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蟒蛇河专项规划等10多个专项性规划,实现生态保护与城乡建设、区域发展、土地利用等“多规合一”。特别是为保障盐城百万市民饮水安全,盐都有效控制“水陆空”开发强度、区镇村开发边界,将近四分之一国土划为“红线区”。此外,还专门编制了《全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在生态规划“指挥棒”的调控下,盐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大刀阔斧开展源头治理。盐都扎实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施农村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理全覆盖,统筹做好治化、治气、治水、治固废等工作,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盐都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积极创建“中国天然氧吧”;修复“五荡”湿地生态,实施河道综合治理,确保国省考断面持续稳定达标;开展土壤治理与修复,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改善土壤环境。依托高速、国省道和骨干河道,建设绿色长廊,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95%。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开展跨区域执法司法联动,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任中和离任审计,让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构建了牢固的生态屏障,盐都的生态成色也越发厚重。

拓展内涵 释放红利生态富民

底线守住了,但怎样把好生态的红利最大化,怎样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好生态致富?盐都的回答是突出农旅内涵,做强现代农业。

按照“两山”实践是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的战略定位,盐都深入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绿色转型作典范,拿出“争第一、创唯一”的昂扬斗志,敢闯敢试,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化新路径,加快建设“两山”实践示范区,创塑特色、形成样板,树好美丽宜居的新标杆。

盐都主动策应沿海生态风光带建设,深度融入“世遗”大局,创新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整合资源组建文旅产业集团,构建“龙头带动、三廊贯通、全域覆盖”大文旅格局,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地区知名的湖荡湿地旅游目的地。做强大纵湖旅游度假区龙头,丰富东晋水城业态,与九龙口、马家荡联动发展,与兴化市共建“一湖一河”,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突出草房子乐园文学研学基地特质,举办高端活动,成为少年儿童培养阅读兴趣的摇篮、综合素质拓展的园地。提升乡村旅游“五朵金花”内涵品质,培育周伙、倪杨等一批村(社区)新典型,形成覆盖城乡的景观带、致富线。

经过多年努力,盐都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美丽生态建设成果加速向美丽经济转化。

同时,做强现代农业,促进生态富民。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推动东部农旅休闲、食品加工拓内涵,中部特色花卉、绿色果蔬提品质,西部有机稻米、特种水产增效益,争创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县。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主动对接上海市场,建成长三角优势农产品供应基地,扩大“鲜之都·盐都”区域公用品牌美誉度。做好强村富民文章,实施新一轮村级经济发展行动,力争到2025年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台创园发展质效,做精做强花卉产业,丰富拓展农旅内涵。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食品未来科技园,积极培育农村电商、都市农业、休闲观光等新业态,精心绘就盐都乡村振兴蓝图。注重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营造共建共享氛围,全区绝大部分镇(街道)创成国家生态镇(街道)。

记者了解到,盐都区第十五次党代会已经明确,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是深入推进包括“两山”实践示范区在内的“四个示范区”建设,全面展现盐都现代化的生动模样。

“用好用足美丽盐都的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丰富‘美’的内涵、拓宽‘美’的路径,努力让盐都的‘美’可观可感可持续。”盐都区委书记、盐城国家盐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娟这样说。

责编:盐城盐都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