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戈晖 记者 陈云飞 )初夏时节,宁启铁路扬州朱塘段北侧,一片大草坪随风漾起连绵起伏的绿波纹。火车飞驰而过,一片绿意盎然的场景尽收眼底。
“原来这块铁路下方的区域是村民私自开垦的菜地,不仅有异味,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焕然一新,成了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近日,得知记者采访农村环境整治情况,维扬经济开发区朱塘社区居民高全明拉着记者参观村里这片“绿洲”,讲述这段环境整治的故事。
宁启铁路朱塘段约三公里,铁路北侧约73亩空地。“起初老百姓觉得空着就是浪费,纷纷私自开垦。”高全明告诉记者,约500户村民纷纷在这里种上蔬菜。一时间,大草坪变成了“菜园子”。
“种菜虽然是农村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但是,并非任何绿地都允许‘随意发挥’。”朱塘社区党总支书记戚磊介绍,铁路沿线的绿化带,是铁路设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村民随意对铁路周边土地进行挖掘、施肥、浇水等,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铁轨附近土质松散,影响路基稳定性,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同时,村民随意走在铁路周围,也危及自身安全。
一场铁路沿线整治毁绿种菜行动势在必行。针对涉及约500户的“菜地”,朱塘社区首先召开了居民代表大会,宣传圈占绿地、毁绿种菜的危害,倡议广大居民爱护环境,引导居民群众自觉摒弃不文明行为。
“起初有老百姓不理解,表示反对。”戚磊告诉记者,为破解农村环境整治中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难题,村里特地组织一批老百姓到全国文明村沿湖村参观。
通过“沉浸式”体验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倾听文明村的治理经验,许多村民的思想悄然转变,从“要我整治”逐渐转向“我要整治”。
村民赵金林表示:“以前总觉得农村就该乱糟糟的,现在看了才知道,环境好了,住着舒服,还能吸引游客,好处多着呢!”
群众观念一变,工作就好做多了。很快,朱塘社区协调铁路局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并划定施工点位,安排机器进场平整土地,清理各类垃圾。一个星期时间,杂乱无章的菜园成为整洁的地块。趁着春暖花开的时节,社区又组织人员对清理后裸露地面播撒草籽花籽,如今,这片曾经的“闲置菜地”变身为美丽的绿地,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色,还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为防止反弹,我们发挥微网格员的作用,建立了长效机制。”戚磊告诉记者,整治后也曾发生居民种树苗的现象,但第一时间被微网格员发现并上报,社区也第一时间进行了清除,并插上了禁止违规栽种的提示牌。
如今,文明绿色的环境在朱塘社区受到大家的欢迎,不少曾经认为环境整治是“面子工程”的家庭也主动参与到家前屋后环境整治中。“我们希望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从‘政府推动’向‘群众自觉’转变,共建美丽乡村。”戚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