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泰州 > 正文
这位母亲被推选为“感动中国”候选人
立志还清捐赠,每年拿出5000元助人——
2020-05-14 09:55:00  来源:泰州日报  

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为患有白血病的女儿完成了骨髓移植手术,但至今仍欠50万元外债;婉拒了民政部门每年发放的2000元补助款,说要将这些钱转交给更需要帮助的人;省吃俭用,立志每年挤出5000元善款,用来救助那些陷入困境中的人们……她叫袁桂兰,姜堰区张甸镇杨港村村民。近日,由央视“感动中国”栏目与现代快报合办的“感动中国”江苏地区人物推选活动正式启动,袁桂兰被推选为“2019感动中国·江苏十大感动人物”候选人,成为全省的37个候选人之一。

开餐馆挣钱还债

在姜堰区张甸镇镇区,有一家名为“涵妈私房菜馆”的餐馆。餐馆整齐、干净,不到200平方米,最多能摆放12张桌子。2018年9月,袁桂兰向亲朋好友借了25万元,开了这家餐馆,以女儿涵涵的名字命名。“我是为了涵涵而活,涵涵也为我而活,我们要一起走下去。她曾经说过,要陪妈妈慢慢变老,希望这个愿望能够实现。”她说。

袁桂兰有两个女儿,涵涵是老二。为了这个命运多舛却懂事乖巧的女儿,她历经坎坷,却依然笑对人生。

在涵涵很小的时候,袁桂兰就和丈夫离异,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平静的日子在2015年1月26日被打破。当天下午,涵涵放学回家说头疼,然后呕吐不止,一开始当地医院怀疑是脑瘤,让她们赶紧去大医院。结果出来后,“白血病”三个可怕的字几乎将袁桂兰击倒。

袁桂兰擦干眼泪,几乎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无论如何也要筹到钱救孩子。”她开始一家家跑,向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借钱,好不容易凑齐了两次化疗的费用。不料,医生告诉她:孩子必须要进行骨髓移植,否则病情随时会复发,而移植首先就需要50万元!

袁桂兰通过微博发布了求助消息。在泰州晚报、泰州电视台等媒体的呼吁下,不少好心人自发地为涵涵捐款治病,很快就筹到了近60万元。2015年6月24日,涵涵顺利完成了骨髓移植手术。“那一天,我们母女俩高兴地抱在一起,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袁桂兰说,她将每一笔捐款都记了下来,说等有能力时要一一偿还。

孩子出院后,袁桂兰除了种田,还发挥手艺特长,做泡椒凤爪、卤肥肠等卤菜,每天蹬着三轮车上街叫卖。不料,2016年8月,涵涵又患上乙肝住进医院,一个月就花了5万多元。年底,又因肺部感染住院。袁桂兰本人也被查出患甲状腺瘤。“没有了我,孩子怎么办呢?”她咬着牙来到医院做了手术。

几番折腾,看病花费300余万元。为了偿还外债,她开了这家小餐馆,挣一点还一点。到目前为止,还有50万元未能还清。

传递爱心接力棒

身处逆境中的母女俩一直感受着爱,也奉献着爱。

涵涵在姜堰张甸中学读初二。去年11月的一天,涵涵放学后告诉妈妈:学校通知说,民政局将给她发放补助,每学期1000元,能不能要?“我征询了女儿的想法后,决定不拿这笔钱,把钱留给更有需要的人。”袁桂兰说,尽管家里有困难,但现在毕竟开了饭店,能自力更生了,“也许一些人还不如我们,甚至连缓冲的机会都没有。”

母女俩商量后,给学校写了一封感谢信并婉拒了补助,信里,有着母女俩对社会各界好心人的感谢,也有着将爱心和幸运传递下去的期许。涵涵在信中写道:“前几天老师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民政局要给我发放补助。我的病情现在基本已控制,一直在康复当中。我想到那些还在死亡线上拼命奔跑的病友们……他(她)们比我更需要这笔钱。我希望所有病友和我一样成为幸运儿,一起传递爱的接力棒。”

这封信让涵涵的班主任李庆山大为感动:“这笔钱是民政部门按规定发放的,想到袁桂兰给孩子的后续治疗等还需要很多钱,她家这么困难还做这样的决定,真让我始料未及。”最终,学校和民政部门尊重了母女二人的决定。

仍在困境中的袁桂兰不但不要资助,反而挤出钱来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她的这些钱都是一分一分攒下来的,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给别人,这样的好人真是世上难找。”在“涵妈私房菜馆”帮忙洗菜端盘子的朱奶奶说。

邻村有一名姓李的孩子,从小患有肢体错位症,无法行走,大小便不能自理。父亲遭遇车祸后失去了劳动能力,母亲患有心脏病长期服药。每天,母亲将小李抱上三轮车后送往学校,晚上再抱回来。由于无钱治疗,小李一直未能做手术。

“那天,我听到孩子对妈妈说‘为什么要将他生下来’,我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袁桂兰说,她决定帮帮像小李这样的孩子,给小李家送去了3000元。此外,她又拿出2000元委托相关媒体转交给需要帮助的人。她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她想每年拿出5000元来反哺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孩子在慢慢长大,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她,这是个充满爱的社会,要学会感恩,要将爱心一直传递下去。”

“不管怎么说,这些捐赠我会一笔笔还清,每年向社会挤出5000元的承诺也不会改变。”

责编:曾雪琦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