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 李淑艳)“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是王军经常对班组人员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人生的写照。他用忘我的工作热情、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在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年,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
王军今年56岁,是国网泗阳县供电公司的八级职员,也是原变电修试班班长。他年轻的时候当过三年兵,1985年退役之后到现在的国网泗阳县供电公司,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作者。想起那段军营生活,王军总是感慨万千,那时候虽然辛苦,但是收获也很多,这为他后来的电力工作铺就了坚实基础。
吃苦耐劳、敢于冲锋,这是部队教会王军的一种精神。敬业奉献也是军旅生涯给王军带来的启发。“企业是员工的家,为了家就应该无私奉献”,王军一直信守这样的人生信条。王军先后参与泗阳县所有变电站的安装调试及启动投运工作,不管是如何艰难的工作任务,王军带领大家都能出色完成。苏北电网重要枢纽220KV泗阳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市公司仅给了60天的工期,王军带领大家吃住在工地,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就出色完成了任务 ,且工程质量全优,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产值1500多万元,同时创造了宿迁供电设备改造史上的一个新纪录,受到市公司专家验收组的高度评价。
能吃苦、勇创新、敢冲锋、心思细,这是王军身上的闪光点。王军不断地为自己充电,2005年取得了变电检修技师资格,并多次获得“岗位技术能手”的称号,这与他认真的工作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是分不开的。在他的口袋里总是有一个笔记本,里面都是设备参数、试验方法、经验总结。他认为电力工作者要干到老、学到老,知识是靠积累的。
强烈的责任心和过硬的技术水平,使王军对设备了如指掌,在他的把关下,设备运行状态更为优良。2012年修试工作任务繁重,班组人员紧缺,当时有一批中置柜的电流互感器需要更换,工作现场环境恶劣,人员不足,大家都很着急。他立足实际,和班组的几名技术骨干展开讨论,短短几天的时间就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工具,随后安全、方便地更换了所有的设备。
三十年如一日,王军已经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把钻研学习培养成一种习惯。他先后研究发明了《吸尘器式绝缘子带电清扫仪》《电吹风式绝缘子带电清扫仪》等多项发明专利,并先后有19项发明专利获国家、省专利证书。其中,2008年参与研发的QC成果《组合式电缆穿管的研制》,参加国际QC成果发布会获得国际质量管理金奖。2012年有四项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专利产品。公司于2015年为他专门成立了“王军创新工作室”,以带动全公司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
近年来,王军先后获得了2017年宿迁市“十大技术创新能手”、2018年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宿迁市“最美职工”等诸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