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结束,学生们也陆续返校。回望整个寒假历程,不少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利用这段时光充实自我。他们做了哪些事情?有什么样的感受?2月16日,记者采访了两位学生,了解他们的寒假生活。
杨宇航:在木材厂干活为姑姑一家减轻压力
19岁的杨宇航家住市洋河新区。去年9月份,他进入了湖南省一所大学学习。2025年1月16日,他迎来了第一个大学假期。
“从放寒假开始,我就在姑姑家的木材厂里干活。”杨宇航说,他每天在木材厂负责清理废旧木材。他告诉记者,他姑姑家的木材厂在泗阳县。由于人手紧张,他主动和姑姑提出到厂里帮忙。
谈及为何这么做时,杨宇航真挚地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姑姑一家没少帮我,她们经营这个木材厂也很不容易,近年来效益不是特别好。我就是想帮他们减轻一下压力,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
临近开学,杨宇航趁着空闲时间在家歇一歇,再和以前的同学聚一聚。他笑着说,等到今年暑假,他会继续到姑姑家的木材厂帮忙。
在大学里,杨宇航学的是体育教育专业,他对篮球、足球、武术等项目很感兴趣。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他早有打算:“宿迁是我的家乡,我希望毕业后能回到宿迁,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家乡的孩子们,让他们爱上体育,拥有健康的体魄。”
伏永宁: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
春节期间,19岁的伏永宁每天清晨奔赴车站,用微笑和行动温暖旅客的回家路。这个寒假,他不仅收获了成长,更用青春的力量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每天天还未亮,伏永宁就已经踏上了前往宿迁汽车客运站的公交车。作为宿迁市芳草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寒假前,他主动报名参加了春运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一名“春运志愿者”。
“大多数上午我都在车站帮助旅客,下午则用来学习、备考,偶尔也会和家人下象棋。”伏永宁笑着说。这个寒假,他的生活看似简单,却充满了意义。在车站,他帮助老人搬运行李、为旅客指引方向、解答疑问;在家里,他利用空闲时间学习高等数学、备考计算机考试,还自学了PS技能。
“做志愿者的经历让我收获很多。”伏永宁坦言,这次社会实践让他从内向变得外向,结识了许多朋友,提升了沟通能力,也让他更加理解了父母的不易。“每天清晨看到环卫工人在寒风中忙碌,我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也是这样辛苦工作,供我上学。”
在春运志愿服务活动中,伏永宁也感受到了助人的快乐。“有一次,我帮助一位老人搬运行李,他连声道谢,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他说。
2月16日,伏永宁按计划返校。回顾整个寒假,他感慨地说:“这个假期,我不仅帮助了他人,也提升了自己。我的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学习效率都有了提高。”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份满意的寒假答卷,未来,他将继续用青春的力量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记者 臧子青 周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