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宿迁 > 正文
“民生·深一度”系列报道丨“街村共生融合发展”的宿迁之道
2025-04-30 10:45:00  来源:宿迁网  

“要持续加强公共空间整治,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更好促进就业增收、强村富民……”日前,市委书记盛蕾走进泗阳县城厢街道小圩社区,详细了解街村共生融合发展情况,并提出了相关要求。

近年来,宿迁统筹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公共服务配套、特色产业布局等工作,小圩社区“街村共生融合发展”折射出宿迁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成效。4月28日至4月29日,记者走进宿迁多个村(社区),探访“街村共生融合发展”背后的宿迁实践。

粉墙黛瓦、水清岸绿,走进泗阳县城厢街道小圩社区,记者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

古时的小圩,依水而建,今日的小圩,缘水而兴。据了解,小圩社区是桃源故城所在地。桃源故城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厢街道主街区内,被蜿蜒的护城河环抱。

小圩社区文化底蕴深厚,古迹遗存众多。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2022年,小圩社区开始打造“东门十景”。“小圩老街是桃源故城东门大街的延伸,存有螺马街、状元墩、明代古井、护城河等历史古迹。我们推进街村一体打造,将历史文化资源理出来、串起来,最终形成了‘东门十景’。”小圩社区党支部书记徐碧说。

漫步小圩老街,仿佛穿越时光隧道。骡马古街、相文公园、状元古墩……这些古今交融的文脉旧地,成为当地热门的打卡点,也让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续下去。2023年,小圩社区又复建了淮滨书院,这处占地达600平方米的书院,设有图书阅览、历史展陈、书画创作、文创手工、课堂研学、茶社剧场等多个功能区,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阅读服务。

近年来,小圩社区立足本土优势,盘活社区资源,巧做“农文旅”融合文章,打通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脉络。在该村的景点之一“月季迷宫”,不少工人正在修剪月季。“一到假期,游客纷纷来这里打卡拍照,今年,我们也提前准备,等待游客到来。”工人王秀霞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去年的“五一”假期,小圩社区共接待游客6万人次,今年,小圩社区已为迎接游客的到来做足了准备。

“我们推出了‘圩迷秀’彩虹越野跑活动,赛道为环形闭式,全长5.1公里,参赛者沿途会经过社区多个景点。目前,已经有不少参赛者通过线上渠道报名成功。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我们推出果蔬采摘、民俗体验、龙虾垂钓等趣味缤纷的娱乐项目,让游客畅享农文旅融合带来的乐趣。”徐碧说,接下来,小圩社区会继续做好街村共生融合发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事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去年,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名单发布,沭阳县陇集镇墩前村名列其中。记者来到沭阳县陇集镇墩前村,只见一栋栋两层楼房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勾勒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新貌。

“前几年,我搬进了这栋带花园的两层小楼,还有专人为我们提供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等服务。每天我都会沿着村中的小径散步,没事就去健身广场,健身锻炼,日子别提过得多开心了!”当地64岁的村民盛国开说。

这个昔日的省定经济薄弱村,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墩前村开始推进农房改善工作,墩前小区建设如期开工。2020年年底完成选房并逐步交付。我们采用‘统规代建’模式,平均每户只需出资4万元即可进行安置。”墩前村党总支书记尚永恒说,村民从“土房”住进了“独家小院”,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家乡让村民对如今的生活愈发满意。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墩前村流转了大量的土地用于发展花木等高效农业,通过“空间治理+”持续盘活资源资产。2021年,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30亿元的华东花木大世界项目在墩前村签约落户,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

“我们还积极盘活劳务资源,成立劳务公司,与企业签订劳务输出合同,提供装卸、种植、零工等多工种服务,解决了近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尚永恒说,墩前村坚持产业富民,依托家乡丰富的花木资源,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过去,我们这里道路狭窄,有些人在小区乱搭乱建,走路都不顺心,现在经过改造,我们的生活环境好多了,路宽了,基础设施也好了,我们非常满意。”在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豫北社区,在当地生活多年的居民孙长全看着家乡的变化,说出了心中感慨。

据悉,豫北社区背靠着有58家生产企业、1.4万名职工的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近年来,该社区坚持以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捕捉到各企业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旺盛需求,该社区在2021年成立了宿迁创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物业保洁服务。2023年,该公司收入680余万元,豫北社区的集体经营性收入则达1153.12万元,这让该社区一跃成为我市建市28年来首个集体经济收入超千万元的社区。

“2024年,我们社区的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186.9万元,又进一步提升。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去年,我们出资对社区的主干道、小区环境、社区卫生室等进行了提档升级,对水利设施进行了维修,还为社区的农业公司购入了农业设施……居民们在一定程度上都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红利。”豫北社区党委书记刘小春表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产业振兴是关键。接下来,社区会继续做好强村富民项目,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记者手记:连日来,记者走进泗阳县城厢街道小圩社区、沭阳县陇集镇墩前村、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豫北社区,感受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带来的崭新气象,而这也是宿迁乡村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生态宜居的田园风光,到文明有序的乡风民情,从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到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如今的宿迁,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次第展开。(记者 颜靖尧 朱婉菁)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