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潘晴

事迹:主动请缨援沪的检验科主任

简介:潘晴,女,1968年生,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潘晴带领团队24小时轮番奋战在检验岗位上,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经常累得连筷子都握不住。3月31日,她闻讯积极报名支援上海,并于次日凌晨1点多抵沪。在上海援助期间,她主动请缨前往工作强度最大的工作组,日夜奋战在样本检测岗位上。

江苏好人榜 > 2022年 > 5月 > 正文

潘晴,女,1968年12月生,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幕后英雄”,为疫情“排雷”。3月18日凌晨1点,南京核酸标本4013管送达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PCR实验室。“全副武装”的潘晴已经带领大家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她的眼睛布满血丝,可她没有一丝松懈,加样、提取、扩增等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不敢有丝毫差错。为了与病毒赛跑,尽早出检测结果,年过半百的潘晴工作时不敢多喝一口水,甚至一天滴水不沾,每次出实验室都几近虚脱。

“火眼金睛”,与时间赛跑。每天周边城市及本地卡口、隔离点近万管标本都要送到实验室检测。为了缩短检测报告时间,潘晴带领科室人员24小时连续奋战已成常态。作为一名“检验老兵”,面对数量庞大的检测任务,她没有退缩,主动挑起大梁,比别人花更多时间、吃更多辛苦。由于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潘晴的颈肩、双臂时常酸痛、麻木,有时甚至连筷子都握不住。

守“沪”行动,用初心护航。3月31日凌晨1点半,正在上夜班的潘晴突然接到支援上海的任务,已经连续工作48小时的她第一个报名参战。为了尽快完成手上工作,潘晴在实验室一直忙碌到凌晨6点,回到家简单收拾了行李,没有来得及与家人告别便准时到集合点报到,成为淮安首批赴上海守“沪”者。4月1日凌晨1点多到达上海浦东实验基地。下了车,大家立即投入“战斗”。第二天接到了第一批核酸样本,潘晴和同事们通宵奋战12个小时,高质量、零差错地完成了近2万管的样本检测。二区工作强度大,人手紧缺,传染风险大,潘晴便主动请缨,负责人考虑她是核酸检测队中年龄最大的,担心身体吃不消,便拒绝了她的申请。但是潘晴异常坚决,最终,没能拗过潘晴的“犟脾气”,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秦春凤  

江苏好人榜 > 2022年 > 5月 > 正文
潘晴

潘晴,女,1968年12月生,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幕后英雄”,为疫情“排雷”。3月18日凌晨1点,南京核酸标本4013管送达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PCR实验室。“全副武装”的潘晴已经带领大家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她的眼睛布满血丝,可她没有一丝松懈,加样、提取、扩增等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不敢有丝毫差错。为了与病毒赛跑,尽早出检测结果,年过半百的潘晴工作时不敢多喝一口水,甚至一天滴水不沾,每次出实验室都几近虚脱。

“火眼金睛”,与时间赛跑。每天周边城市及本地卡口、隔离点近万管标本都要送到实验室检测。为了缩短检测报告时间,潘晴带领科室人员24小时连续奋战已成常态。作为一名“检验老兵”,面对数量庞大的检测任务,她没有退缩,主动挑起大梁,比别人花更多时间、吃更多辛苦。由于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潘晴的颈肩、双臂时常酸痛、麻木,有时甚至连筷子都握不住。

守“沪”行动,用初心护航。3月31日凌晨1点半,正在上夜班的潘晴突然接到支援上海的任务,已经连续工作48小时的她第一个报名参战。为了尽快完成手上工作,潘晴在实验室一直忙碌到凌晨6点,回到家简单收拾了行李,没有来得及与家人告别便准时到集合点报到,成为淮安首批赴上海守“沪”者。4月1日凌晨1点多到达上海浦东实验基地。下了车,大家立即投入“战斗”。第二天接到了第一批核酸样本,潘晴和同事们通宵奋战12个小时,高质量、零差错地完成了近2万管的样本检测。二区工作强度大,人手紧缺,传染风险大,潘晴便主动请缨,负责人考虑她是核酸检测队中年龄最大的,担心身体吃不消,便拒绝了她的申请。但是潘晴异常坚决,最终,没能拗过潘晴的“犟脾气”,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

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