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最美人物 |“老爷车书记”,总想离群众更近一些
——记靖江市马桥镇徐周中心村党委书记徐忠祥
2022-02-23 08:04:00  来源:新华日报  

“这些年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两个词:农民和党员!”靖江市马桥镇徐周中心村党委书记徐忠祥说。50多年来,他一直骑着“二八大杠”在村里转,他说这样可以离群众更近一些。

70岁的徐忠祥是土生土长的徐周村人,从当生产队记工员、会计、队长、农技员,直至担任村书记,他在村里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徐周村在他的带领下,从一个偏远的农业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一提起徐忠祥,村民们都有一个共同印象:老书记想法超前,常不按常理出牌,可大家对他越来越信服。

凭借超前眼光和敏锐洞察力,徐忠祥带领村民在靖江创下多个“率先”:上世纪90年代率先开启农业结构调整,2003年率先完成整村土地流转,2008年率先开辟新农村集中居住,2015年率先推进农旅融合,2017年率先启动整村制集中居住……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这是徐忠祥的口头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徐忠祥提出将村里的棉花田改种台湾75毛豆,与当地冷冻厂合作出口。但一位台湾博士断言,靖江根本就种不了毛豆。徐忠祥不服输,经过专家指导和自身刻苦钻研,毛豆终于在村里试种成功,进而在靖江推广。草莓、青花菜、葡萄、芦笋……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好销种什么,贫困村变成了年收入超过百万元的特色村。村民蔡玉培说:“书记总是有新点子,事实证明跟着他走没错。”

每到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徐忠祥都会带着村干部,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送去生活物品、红包等。村民家里有人生重病、动手术,徐忠祥总会上门探望。村里特困户没钱建房,徐忠祥帮助出钱采购砖瓦;残疾家庭就业困难,他在企业和人社部门之间多次奔走,帮助安排就业、争取补助。他定下一条村规,群众有难题,村干部必须5分钟内赶到现场。50多年来,徐忠祥每天骑着他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奔走在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被亲切地称作“老爷车书记”。常有村民让老书记乘坐他们的小汽车去办事,可他总是坚持骑车:“骑自行车是慢了点,可慢一点也好,离群众会更近!”

“这些年他一直都在忙村里的事,如果有下辈子,我再也不嫁村干部。”徐忠祥的爱人何玉良“赌气”说。有一年,老两口去国外探望待产儿媳,村里突然有事情要处理,徐忠祥等不及孩子出生,立刻回国。在爱人眼里,老徐处处以村民和村里的事情为重,让她承受了太多辛劳。可看到村庄发展越来越好时,她又觉得老徐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们要把农村发展得让城里人都羡慕。”徐忠祥经常对村民们说。

依托徐周村的历史文化、生态、产业等独特优势,徐忠祥力推农旅融合发展,整合全村10多个农业项目,开辟出“芦笋基地—葡萄园—枇杷园—良友生态园—孙家老宅文博园”观光路线,把整个村庄变成一个大公园,初步形成“樱花河畔春品莓,葡萄香梨夏相伴,稻谷田里秋闻香,芋头鱼鳖冬难忘”的四季旅游模式,徐周村由此迈入“村强民富景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75岁的上海人黄云彭,2015年第一次走进徐周村,就被这里的田园风光和淳朴民风所吸引。“我来徐周村吃过几次农家菜,跟村民唠唠家常,听徐书记讲述徐周村的发展变化,越听越不想走了。”2017年,这位上海人“摇身一变”成为半个徐周村村民。他开办的“沪靖农家乐”,一年接待5000多名上海、苏南等地游客。老黄带着他们品尝靖江菜,参观村里农旅景点,就像当初徐忠祥接待他一样。

让本地村民致富圆梦,让外地游客落地生根,徐忠祥打响了“大美徐周”农旅融合品牌。村里全力打造“大美”环境、“大美”产业和“大美”服务,迎来大批游客。不少原本住在城里的徐周村村民,也纷纷返乡创业就业,村里的人气比以前更旺了。

进入虎年新春,已经70岁的徐忠祥为民爱民之心依然炽热。被授予江苏“最美基层干部”称号的他,习惯每天去田里走走看看,习惯大家喊他一声“老书记”。□ 本报记者 顾介铸 通讯员 叶剑勇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