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躬耕陇上,老教授夫妇的生命修行
2022-04-01 07:47:00  来源:新华日报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近年来,关于养老的话题热度持续不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人们认识到,既要“老有所养”,也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在全社会都在探讨何为“高质量”养老之际,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对老教授夫妇选择了独特的养老方式。退休后,他们回到东北丹东农村,十二年来劈柴做饭,种地养鸡,完全过着农民般的生活。两年前,老两口在儿子的帮助下当起了短视频博主,分享真实的生活日常和养老心得。很多人感到好奇,两个大学教授,收入颇丰,为什么偏偏要回到乡村养老,还非要卷起裤腿干农活呢?老教授回答,与其说自己选择了一种养老方式,不如说自己选择了一种文化的生存方式。

在农村弄个房子,时不时住上一阵,舒舒服服地享受田园“农家乐”,是很多人对到农村养老的第一印象。年逾古稀的两位老人却选择从头开始做“农民”,尽责尽职,自己动手盖房、犁地、耕作,一天有八九个小时泡在田里干活。他们的儿子是一位企业前高管,常来陪伴父母,除了拍摄场景素材,也扛起锄头、镐具下地劳作。“城里人想去农村养老?没有劳动技能,没有吃苦精神,想都不要想。”在视频里,他常常累得不顾镜头就“瘫倒”,再三感慨父母的勤劳能干。而两位老人,则是打心底为自己从前的务农经验和“农民基因”感到骄傲:“‘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大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仿佛身在世外桃源,可谁知道他因为缺乏劳动能力,吃不饱,起早贪黑地种地却养不活自己。我们呢,要用仅有的土地,满足全部的生活需要。”

尽管人到晚年还在农村劳作很辛苦,两位老教授却认为,劳动、流汗,并不是人生的负担,而是生命的需要。首先,人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改善了以前在城市的生活方式,因此远离了医院。另一方面,不同于消极、被动的物质供养,在劳动中养老更像一场自我修行:“年轻时,只有靠双手去劳动才能为生活打好基础。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劳动并非为了收获物质价值。栽一棵树,种一片庄稼,养一群鸡,这些经历都会化作生命的一部分。人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回到生存的基本面,审视以往被忽略的生活,对劳动、生命等命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怀着谦逊、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用心去做。不仅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也用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继续为当地的薄荷种植产业发挥“余热”。他们还以妙语作为“礼物”,在数百个视频里,伴随着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将启迪人心的故事娓娓道来,和更多人分享农耕文化的古老智慧。看到春日里精耕细作的土地,他们体悟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的古箴;目睹农村里代代相因的家史、家风,他们感叹于国人讲家史、懂礼节、知传承的“礼”文化;传统节日到来了,家家户户的仪式感,尽显乡村生活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如同先贤孔子对于人生快乐的理解,这对教授夫妇的平淡日常,恰恰体现出“中国式”的人文精神。

把生活当作文化的实践场所,将精神文化视作现实生活至关重要的部分,两位学识深厚的老人始终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时代,在闲暇时,从文化视角回溯人生往事,探讨社会热点,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和优美。

回忆一生教学中“败走麦城”的经历,老教授不羞于提起糗事,揭示出教学相长的深刻道理。冬奥会期间,他们信手拈来小说名著、诗词歌赋,条分缕析传统文化中“以文化人”的体育精神。电视剧《人世间》热播,勾起了他们对过往时代的回忆,对苦难进行解读和思考:艰苦岁月里,中华民族善良、担当的品质依旧得以传承,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脊梁。

“有幸每天能走进老教授的课堂,涨知识,获温暖。”“都说‘开卷有益’,我体会到‘开屏有益’,不仅是知识层面,更多的是被两位老人的人格光芒照亮着。”在视频评论区,网友们纷纷写下内心的话。此刻的互联网再度给了城乡与代际之间一个交流融合的机会。

随着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乡村普遍出现了老龄化、空心化现象。然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场从城市到乡村的“逆流”也在静静涌动。像老教授夫妇这样的“文化人”,回到乡间生活、劳作,重新审视生命,同时作为乡贤,他们为乡村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人生观念以及更多的文化补给,对当地村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两位教授所言,不论身在农村还是去城市,是努力工作还是退休养老,都是一种文化选择,有的是被动的,有的是主动的。文化本无高低,在生活中找到自我活出自我,那才是境界。

本报记者 吴雨阳

责编:王逸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