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渔网”连上“互联网”,渔村走上致富路
2022-09-28 08:01:00  来源:新华日报  

关键词:#生活富裕#

夜幕降临,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海前村开始在互联网上“热闹”起来,在大大小小数百个直播间里,海鲜直播销售的热腾场景丝毫不逊色于渔船归港。

短短几年,从一个靠海吃海的传统渔业村变成“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中国“淘宝村”、省农村电商示范村、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共富路上,海前做对了什么?

“新农人”:

“一身武艺”终于使上了劲

在成为村里带货“网红”们的产品供应商之前,那几年,从城市回村的王虎深深感到“有力使不出”。

大学一毕业,从海前村走出去的王虎便进入南京一家外资企业上班,靠着努力勤奋,一度干到基层管理岗位,拿着足以让村里人羡慕的高薪水。2014年,王虎选择离开待了7年的城市,“正好那几年,姐姐在家乡做水产批发生意效益很不错,可以投奔她,这让我最终下定决心。”

然而,投奔姐姐做水产批发生意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习惯了西装革履的王虎,穿上工装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最难过的是,水产市场行情急转直下,效益越来越差。我后来又在镇上找了几次工作,都不如意,感觉‘很难使上劲’。后来随着水产行情变好,又回来接着干。但是我完全像变了一个人,成了‘拼命三郎’。”

2016年,村里出现第一批直播带货“网红”,“他们来拿货都要最好最大的,但是每次量很小,各家水产行都不乐意卖。”王虎受到启发,决定出来单干,专门为这些“网红”供货,从本土水产到进口海鲜,为客户群里“网红”们提供每天都在嚷着要的“稀奇货”。

第二年,村里电商一家接着一家往外冒,积攒了“一身武艺”的王虎也终于“使上了劲”——从一个小冰箱起步,经营规模扩大到要用20平方米冷库来囤货,营业额最高一年达到1000万元。

村干部:

村委会“孵化”助力直播遍地开花

出海捕鱼和“退而结网”,是曾经的海前人能获取丰厚效益的两大渠道。在周家新还没成为村党总支书记的时候,他是当地渔网生产行业的佼佼者,凭借着经营业绩蒸蒸日上的渔网厂,在村里选举时还被贴上了“有头脑的能人”标签。

海前村的“渔网”是怎样连上“互联网”的?周家新最有发言权。上世纪90年代,高中毕业的他进入商海打拼,开过酒店,搞过养殖,最后开起渔网厂。他总是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那时候做生意交流是靠BP机、‘大哥大’等,我是村里第一批接触这些通信工具的人。”

2016年10月,周家新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第一次村“两委”会上,他说一定要找到一条全村人都能发家致富的路子。在随后的走访中,他看到村里有4个人在尝试做淘宝电商和短视频,尽管当时能卖出的单量很少,但是30%以上的利润率却让他敏锐地察觉到商机,“当时直播行业刚刚兴起,我认定这将会是一个发展潮流。”

一腔热血的周家新鼓动村里年轻的党员干部在村委会搭起直播间,“当时条件极其简陋,一间小屋、几部手机就在直播平台上开播了。我们这里特产海鲜,可以做吃播,附近的批发市场就能拿到货。但我们还是想简单了,从当年年底到次年的3月,4个月净亏损18万元,主要是海鲜成本高、粉丝很少,内容和销售之间没有转化率。”

正在犹豫是否放弃之时,令周家新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直播平台注册用户暴增,水涨船高,村播账号也是每月几万在“涨粉”。“从4月到9月,短短6个月,直播团队净赚50万元。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村民争相来学习,直播现场成了‘景点’。”

“直播能在村里遍地开花,村委会可以说是一个‘大号孵化池’。”周家新笑着说,去年全村物流发货量1200余万件,电商销售额12亿元,村集体收入5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200元。今年村里正在上马顺丰海鲜(赣榆)冷链物流中心、城发智慧冷链综合体、峰叠实业(海头)生态电商中心等项目,电商已经在这里刻下深深的烙印。

看着村民日子越过越甜,周家新由衷欣慰,但同时也感到一丝“甜蜜的烦恼”——越往后发展,越难满足村民电商队伍的刚性需求:直播初期在家就能播,做大后有了团队就需要专门的房子;主播带货要确保产品品质,就必须有仓库进行存放;村里仅剩的建设用地已经建了物流、冷链基地,面临着无地可用的窘境。“目前正在考虑以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为契机进行村庄整体规划,为发展腾出空间。”

“原住民”:

“我要是年轻也想做电商”

“宁愿在陆地上挣三千,也不要到海上去讨一万。”这句话,在海前当地一直流传着。海洋渔业高收益背后,是不可预测的“人的损失”。过去,村里总有渔民遭遇海难。

在老人仲伟明的记忆中,村里捕鱼最红火的时候,一度多达100条船出海,近千人从事海洋捕捞作业,参与编织、修补渔网的人更是几乎每家都有。“捕鱼这个行当运气成分很大,100条船出去,30条能挣到钱、40条保本,剩下的30条可能还会亏钱。后来渔业资源越来越少,捕鱼政策收紧,很多人都‘洗脚上岸’另谋生计了。”

直播刚刚兴起的时候,年轻人走在路上也举个手机“自言自语”,引得不少村民指指点点,“那时候大家都不懂,觉得是不务正业。后来他们挣到钱了,才争相模仿起来,朋友喊亲戚带,越来越多的人回来创业。”仲伟明感慨,“我要是还年轻,我也做电商、搞直播。”

仲伟明喜欢散散步、喝喝茶,有了兴致就在村电商中心干点拣货、打包的活儿,按每小时25元结算,一个月还能额外挣点“休闲养老钱”。“年纪轻点的,有的人能月入两万,虽然比不上那些一晚上到账好几万的主播,但是现在家家户户生活上都不愁。”

【专家点评】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副研究员 赵锦春:

“互联网+农业”是解放生产力、扩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海前村的经验启示我们,直播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市场供给需求匹配度,平台经济的“去中心化”生产力释放了全民共建共享的富民增收潜能。互联网经济既能提升“网红农人”的经营性收入,也能带动配套就业主体的工资性收入增长。乡村数字化“赋能”实现了村民数字化“能富”,为乡村生活富裕注入了新的“数智”动力与“数创”活力。

江苏百村联合调研组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