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时代楷模”郑翔(右三)与少先队员在一起。 文昌 摄
□ 本报记者 张韦 张晨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古运河畔的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社区党委书记郑翔一如既往开启“连轴转”的一天。“走,出去转转!”郑翔不爱坐办公室,一双运动鞋、一本民情日记是出门的“标配”。
把“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当作信仰,郑翔走遍社区的家家户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把扬州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建成“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社区“当家人”,成了1.2万多名社区居民的“心尖尖”。近日,省委宣传部授予郑翔江苏“时代楷模”称号。
“急性子”也是“慢性子”
“郑书记您来啦,‘日托班’真不错,我们老两口接送孙女轻松了不少!”“今儿做纽扣装订,纯赚200多元,多亏您指路!”“家里杏树快开花了,等果子熟了送您尝尝!”郑翔一路走来,时不时会被居民叫住。她走到哪里,笑声便会在哪里响起,居民的笑脸便会在哪里绽放。
“居民都很‘宠’她。”社区党委副书记陈桂香这样描述。一个大热天,社区办公室来了一个驾轮椅的年轻人,指着墙上的照片表示要找郑翔。郑翔过去一看,原来是她曾经照顾过的残障居民俞刚。俞刚满头大汗,一看就是驾轮椅走了很远的路。郑翔递给他一瓶水,俞刚不能讲话却努力示意让郑翔喝,然后指着自己的心又指了指郑翔,意思是说想她了。“大热天他驾轮椅一个多小时,只是为了来看我一眼。”郑翔瞬间落泪。
在很多居民看来,郑翔是“急性子”,也是“慢性子”。常常一有电话打进来,郑翔都是“好的,马上来”,立马起身。但找她反映、倾诉,再鸡毛蒜皮的事情,她都不厌其烦。在儿子李翰文眼里,妈妈心里的那杆秤总是偏向“外人”。有一年除夕夜,郑翔一连接到8个求助电话,丢下团聚的一家人,出门去处理。
“妈妈,你的电话,为什么别人打都灵,我打就不灵?”李翰文幼年时不解,长大后却心疼妈妈。原来刚到文昌花园社区工作时,郑翔为尽快走进居民心里,将4000多张印有自己电话的服务卡送上门。“找郑翔,不劳神,拨打‘社区110’,解决问题就是灵。”夫妻吵架、孩子上学……只要打郑翔电话,她都会第一时间送上帮助。
“但凡遇到咱居民,不管好事难事,她总要唠上几句。”在文昌花园社区,无人不识郑翔,也无人不赞郑翔。
“记民于心”练就“民生慧眼”
“只要真心待人,居民必定能感受到这份真诚!”郑翔说。
中午11点,住在文昌花园社区九如城康养中心的杨金宝夫妇来到餐厅,坐等开饭。狮子头、土豆烧鸡、药芹炒肉丝、包菜汤……望着墙上挂着的一周菜谱,杨金宝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点赞。在二老居住的单间里,两人的结婚照挂在显眼处,洋溢着晚年生活的幸福。
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并不多见。郑翔在户情调查中发现,社区空巢老人多达170位。如何把养老院“搬进来”,实现“家门口”幸福养老,郑翔花了不少心思,跑合作、拉资金、找对接……2011年,文昌花园社区办起扬州第一家社区托老所。如今,吃饭、住宿、玩乐等10大类50多项无偿和低偿服务涵盖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老人们在这里安度晚年。
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这句话始终记在郑翔心头。最近,文昌花园小区门口常停着几辆大巴,专门接送“家门口饭碗”项目的员工上下班。望着员工日渐增多,社区居民、项目负责人李树香乐得合不拢嘴。2006年,李树香到社区讨要低保,郑翔结合社区失地农民和下岗工人多的情况,帮助李树香打造“家门口饭碗”项目,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做些简单的手艺活补贴家用。随着业务扩大,现在400多名居民成功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
婴幼儿照护中心、红石榴广场、睦邻会馆,一座座民生工程拔地而起;老干部党支部、志愿服务队、社区旗袍队,一支支队伍成立壮大……这些民生成果都是郑翔一一创立的。
“百姓小事”办成“关键大事”
文康苑是2002年建成的老小区,近四成居民是老年人,因为没有电梯,腿脚不利索的老人很少出门,加装电梯成了居民的迫切需求。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低层楼房居民的不情愿与高昂的加装电梯费用,郑翔奔走协调,先后召开30余次协调会;积极对接住建局,拿出电梯规划设计方案;联系水、电、燃气等公司,帮助居民申请减免开挖基坑和线路改造费用……文康苑成为扬州第一个成批次签约加装电梯的老小区,已有16部电梯完成签约。其中,7部电梯已经竣工,2部正在施工,7部正在协调相关手续。
“坚持把百姓的小事做好,就是做好服务百姓这件关键大事。”文昌花园社区30多平方米的慈善超市宽敞明亮,货架上放满了大米、衣被等各种生活必需品。社区困难家庭、困难户多,怎样帮助他们?郑翔尝试推行“慈善社会化”,慈善超市应运而生。困难户拿着“救助卡”,每月能领到免费的米、油、衣被等物品。谁给慈善超市献爱心,如何让慈善变成自觉自愿?郑翔又想到办爱心超市。社区居民在爱心超市可享受福利价,而按正价购买则算作溢价捐赠。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按星级可打折购物,超市盈利部分则注资“社区基金”,用来反哺困难群体。
始终保持初心和热情,时刻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办好每一件百姓事。年近六旬的郑翔,身体里仍然奔腾着强烈的闯劲与干劲,她说这股劲来自父母。郑翔的父母年轻时离开扬州支援山东,她一岁半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边工作边养育郑翔兄妹4人。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一肩挑,父母对国家“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责任感,让郑翔一直坚定地认为:“组织既然信任我,我就一定不让一户群众在幸福路上掉队。”
“你好,我是郑翔,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就在附近,马上过来。”熟悉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这是郑翔对居民的承诺,也是她坚守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