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浦口 > 正文
全民阅读 阅动江浦丨大兴全民阅读风 非遗文化焕新颜
2023-09-13 11:33:00  来源:浦口区文明办、浦口区江浦街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也是区域文化历史记忆的集中体现。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依托“书香浦口”品牌建设,全面推进全民阅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在江浦街道营造全民了解非遗保护、参与非遗保护、宣传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江浦”力量。

擦亮非遗品牌,深入探索文化保护路径

南京市浦口区非遗项目品类繁多,仅登记在册的就有231项,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舞蹈等十大门类、23个种类。针对如此富饶的非遗文化宝库,江浦街道通过组建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打造“非遗悦讲堂 智慧金钥匙”非遗文化品牌,深入挖掘保护区域内传统文化的路径,不断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依托“非遗悦讲堂 智慧金钥匙”非遗文化品牌建设,江浦街道成立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将非遗文化作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抓手,在街道内广泛开展以非遗保护为基础、以非遗展示为抓手、以非遗传承为目标的志愿服务项目,让优秀非遗文化焕发出文明实践新活力;围绕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剪纸、包粽子等非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进小区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走近非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传承非遗的热情,现已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进小区25次,各类非遗讲座、主题活动、非遗项目体验活动近30次,极大地增强了广大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认同感。

用好非遗阵地,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江浦街道依托街道内不老居文化馆、凤凰山公园、浦口区文化馆非遗展厅等多个历史文化场馆,打造非遗传承矩阵,赋能优秀非遗文化传承弘扬。

走进浦口区文化馆非遗展厅,江浦手狮舞、葫芦画、古琴制作等多项非遗文化一一陈列,给前来参观的同学们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葫芦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在中国民间,葫芦素有‘宝葫芦’的美誉,又和‘福禄’同音,因此葫芦一直被视为吉祥物。”解说员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们讲解道。近年来,江浦街道通过整合优质资源,不断将传统非遗文化搬进室内,通过阵地建设,进一步培育非遗传承发展的土壤,让非遗贴近居民、扎根社区、融入生活,并多次组织青少年开展参观研学活动,不断将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扎根在青少年的心田里。

打造非遗课堂,焕新非遗文化传承模式

让学生认识非遗文化、了解非遗文化,江浦街道将非遗课堂作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一环,不间断邀请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来社区传艺,用“匠心”引导“童心”,切实推动非遗传承向纵深发展。

邀请非遗传人许小林教青少年做香囊,邀请月琴为大家带来古琴演奏,邀请非遗传人高瑞雷传授云锦知识……江浦街道通过“非遗悦讲堂 智慧金钥匙”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开展匠心传承,让青少年系统了解非遗技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脉络;焕新课堂形式,通过开展“巧手做香囊”“绘制葫芦画”等“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深入感触传统文化的内涵之广、技艺之精、文化之美,引导他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下一步,浦口区江浦街道将以推广普及全民阅读文化为契机,不断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通过深入推进非遗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对中国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的热爱,使非遗传承不断档,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责编:浦口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