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鼓楼 > 正文
江苏徐州鼓楼区:推行“5+2”课后服务 以需求导向破题“双减”
2021-09-13 16:00:00  来源:“学习强国”徐州学习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迅速行动,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即每周5天工作日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延时服务。通过研究出台多维度措施,破题“双减”,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徐州市民主路小学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

坚持需求导向 守好学校教育主阵地

“加油!小青蛙!加油!”近日,在徐州市大马路小学二(4)班的课后服务活动上,孩子们呐喊助威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是牛紫涵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上的一节创意美术折纸课——《跳远比赛》。

“课程以‘跳远’一词开始,启发学生联想到青蛙、袋鼠、兔子等小动物,引出折纸青蛙。孩子们将一张张白纸变成一只只能够跳跃的折纸青蛙,随后举行折纸青蛙跳远比赛。孩子们在动手、动脑后,玩得非常开心。”牛老师笑着说。

学校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发挥好主阵地作用,让家长满意放心、让孩子快乐成长,是徐州鼓楼区当前着力思考的问题。开学前夕,辖区各校积极开展家长需求调研,做到以需求为导向,落实“一校一案”,加强课堂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徐州市民主路小学依托学校教师资源和家长志愿者,研发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如围棋、趣配音、故事大王等,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鼓楼生态园小学按照“一年级一课表”的清单管理模式,将课后服务以静态活动、动态活动、兴趣社团和体育锻炼等多种形式精细划分,逐步形成“订单式开课、个性化选课、多样化上课”的人性化课后服务特色;徐州市第三十八中学围绕“生活经验积累、思维品质培养、文体技能养成”三方面开设课后服务,受到学生欢迎和家长好评。

徐州市九里山实验学校课后服务现场

此外,鼓楼区依托“名师讲堂”“家长学校”等举措,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促进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科学认识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压实工作责任 确保“双减”取得实效

为推动“双减”政策贯彻落实到位,鼓楼区统筹抓好“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要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要基本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鼓楼区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相关科室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凝聚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同时,鼓楼区建立常态化督导考核机制,把落实“双减”工作纳入年度学校目标考核,开展定期不定期督导考核。建立更加严格的校外培训机构督察机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加大监察力度,从严惩治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学校及相关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全力减轻学生负担。

徐州市祥和小学课后服务现场

整合多方资源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新学期伊始,不少家长都对课后服务安排充满期待。

“周一到周四是课业辅导、体育锻炼,周五开展综合素质拓展,包括科学小实验、古诗鉴赏、朗诵、书法、漫画、足球等活动。”煤港路小学一位学生家长表示,课后服务不仅为孩子们的文体娱乐活动打开新的大门,也帮助她解决了“孩子放学了,家长没下班”的实际困难。万科城民主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说:“‘双减’政策就是把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可以自主安排,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思考。”

鼓楼区教育局坚持“自主自愿、公益普惠、协商共治、因地制宜”的原则,聚力提升教科研水平,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让学习回归校园,让“双减”得到落实,共同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刘贺、张倩)

责编:孙颖慧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