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途中的风景日日皆新。唯有不断创新,才能顺应时代需求,满足人民需求,从而达到创建要求。同时,这场接力赛没有旁观者、局外人,全市上下必须同心同向、同力同行,方能不折不扣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勇于创新、功于集成”已成为我市争创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
□本报记者 朱雅萍
从“文明城市”到“文明典范城市”,意味着在新起点上推动文明城市创建高质量发展。常州如何才能走在前、行在先?一路走来,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强大的创新力、磅礴的凝聚力。
让创建更长效高效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以前总觉得我们菜市场管得还行,这次竟然上了黑榜。不过对比红榜上的那些菜市场,我们确实差距很大。”在我市发布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红黑榜”后,某个上了黑榜的菜市场负责人这样对媒体表示:“虽然不会对市场进行大拆大建,但相信只要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细化管理,我们也能早日告别黑榜。”
今年5月以来,围绕文明城市测评各类实地考察点的达标情况,市建设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每月在媒体发布创建工作综合“红黑榜”,至今已发布4期。市各重点职能部门围绕集贸市场及周边、建制村、居民小区、医院及周边等重点点位定期发布专项“红黑榜”,同时对上期黑榜点位进行抽查复核,以此褒扬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形成创建工作“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良好格局。
“一阵风”的创建,没有真成效;突击来的文明,不是真文明。我市坚决杜绝突击式、运动式创建,坚持抓在日常、管在平常,创新性打好文明创建这场持久战。
今年,我市出台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的五方面20项长效机制,其中包括多项创新举措,比如集中打造文明城市实地样本示范点,开展“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文明结对共建制度,加强考核融合制度等,以此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和水平。
让城市更聪明智慧
5月20日,常州市文明实践“网络云平台”正式上线。云平台以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通过全市数据互通,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发布月月有,实践活动周周送,便民信息天天推,为民服务全天候”。
“公共垃圾桶快满了,请尽快处理”“这里有个路灯坏了,晚上进出不方便”……点点手机上戚墅堰街道的“戚事一网通”微信小程序,居民生活的点滴问题都可反馈。这个小程序集文明创建、社会综治、市场监管、便民服务等内容于一体,并实现了即事即办。
信息化、大数据,让常州的文明创建工作拥有了更聪明的“大脑”、更能翱翔的“翅膀”。一直以来,我市注重强化数据场景应用,努力将城市长效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网格化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数字化平台相打通,以数字化方式抓准小切口、打通梗阻点、提升便捷度,使创建工作更具时代性、更有颗粒度、更显引领力。
让文明更凝神聚力
“从菜场到餐桌,希望我们和市民一起,在三餐四季中感受文明。”“建设宜居宜业、人民满意的美丽之城,是我们不变的追求。”“努力打造样板城区,我们力争做到5个百分百到位。”“我们将坚决落实文明创建部署,绘就乡村建设新图景。”……近几个月,常州各辖市区和文明创建主要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先后走进直播室,通过争创文明典范城市“一把手”访谈活动,谈感悟、亮任务、说举措,共同擘画文明蓝图,获得了市民的一致点赞。
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域创建,文明创建在常州处处热潮涌动: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一线督查指导,分管市领导分片挂钩督办;市指挥部发挥好指导督促、居中协调的作用,创建工作的组织体系更有力、工作效能更突出;各地、各部门注重条块联动,共同用好“任务清单”“过程清单”“问题清单”这“三张清单”;“争创文明典范城市微接力”的网络活动吸引了超过50万市民热情参与,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形成了强大的创建合力。
同向同行的征程,才会走得更加顺畅。今年我市开展的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11项重点攻坚行动,坚持“领导挂钩、部门牵头、属地落实、条块结合”的原则,有效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按照“指标就高、范围就宽、对象就准”的原则,我市整合市文明城市测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考核内容,逐步实现“一个测评体系、一个测评标准、一支测评队伍、一个测评结果、一个结果运用”;在全市范围内集中打造的27类110个市级文明城市实地样本示范点,推动各地各部门共同学习借鉴、对标提升,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