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常州 > 正文
从江南到南疆,让每个学生都能出彩
—— 记江苏“最美教师”贾秋萍
2022-09-19 09:09:00  来源:新华日报  

“她是一道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黑孜苇乡中学学生比力根的笔下,这位从江苏常州来的援疆老师让语文格外有趣。

在武进师范毕业生王晓燕的回忆里,这位“邻家大姐姐”没有高高在上的威严,也没有“为你好”的训诫,她只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子之心。

“她说,‘小步走,不停步。’一句话让我忐忑的心顿时安定。”成为江苏省整合教学研究所的“种子教师”后,一句温暖的鼓励让青年教师卞晓叶顿时有了“主心骨”。

他们口中的“她”就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常州市同济中学副校长,江苏省整合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贾秋萍。怀揣“让学生拥有快乐生活能力”的教育理想,她耕耘杏坛27载。从江南到南疆,她的课堂上,总有“新事、身边事”组成的“新”课程。近日,贾秋萍被授予江苏“最美教师”称号。

1996年,22岁的贾秋萍就职于武进师范学校时,比学生也就大了四五岁。“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贾老师为了不让我们那么想家,经常在休息日下厨给我们改善伙食。”她的首届学生傅广辉至今还珍藏着两本发黄的书籍,“有一次我急性肠胃炎发作,贾老师用这本《简·爱》换了一本简陋的菜谱,临时抱佛脚给我做了蒸米饭、炒青菜送到宿舍,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个味道。”

2000年,师范学校合并调整,贾秋萍转型初中语文老师。在23年的初中从教经历中,她身兼班主任、校领导等多重角色。2001届毕业生蒋丽雯至今还记得开学首日与班主任贾秋萍相见的场景。“第一次见面,贾老师就亲切地喊出了我的名字。”这是贾秋萍的一个“绝活”,凭借开学前几天对全班证件照的“精心研究”,才有了第一次见面时仿佛熟识已久的亲切。如今在校园里,她的“粉丝”到处都是,走在哪里,都有孩子跑过来拥抱她。

“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战场”,在贾老师的语文课上,可以唇枪舌剑,来一场酣畅的辩论赛;也能一起走进青果巷,寻踪思想文脉;师生还能一起品茶、赏月、看星星……让学生们觉得,语文课会下课,但语文无处不在。

“贾老师让大家觉得,原来语文课能如此活泼、有趣。”常州同济中学八年级学生胡天赐说,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在学校的紫藤树下开场,贾老师要求细观察、慢探索后再动笔。这篇主题为“新校园”的作文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了校园的“小确幸”。

在江苏省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的平台上,贾老师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整合思想下的大单元教学范式,面向全省、全国推广先进教学经验,惠及基层师生数百万人,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几年来,语文教研组硕果累累,团队成员中有5人获评省特级教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2021年9月,作为教育部“组团式”援疆团团长,她和9位来自常州不同学校的教师们跨越万里,走进了祖国疆域内地理位置最西的中学——乌恰县黑孜苇乡中学。

“她的到来让学校语文组的教研会有了质的变化。”黑孜苇乡中学马灼军老师说,为了提升受援学校教师自身“造血”功能,贾秋萍为学校设计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种子教师成长营”、“云上师徒牵手”、“教学三单”设计等创新做法让“支援一所学校,示范一个地区”成为现实。

在黑孜苇乡中学,柯尔克孜族孩子占比超过90%,很多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限。为了呵护孩子们的写作信心和学习热情,贾秋萍常使用“妙招”。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贾老师改完的作文本上总有各种神秘符号,但是最多的就是一串一串的、一个一个的亮晶晶的双圈,她总能放大我们的优点!”

“祖国的西极,美丽的黑孜苇,帕米尔的风练就我健壮的体魄,红色的土地,铮铮的白杨,奋发图强,青春杏园,桃李芬芳……”贾秋萍和她的援疆队友们为黑孜苇乡中学作词作曲的校歌《在这红土地》奏响,悠扬的旋律带着常州援疆人的深情厚谊,久久飘扬在祖国边陲。

本报记者 唐 颖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