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常州 > 正文
新时代文明实践:以“群众敢首创”凝聚钟楼正能量
2023-08-16 09:29:00  来源:常州日报  

“瞄准时要偏下一些,容易打中!”“这朵玫瑰真漂亮啊,回去送女朋友”……8月10日上午,在博济南岸里,一个立体的大“爱心”屹立在场地中央,在传统佳节七夕到来之际,五星街道勤德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50多名快递员、外卖员、保安等新业态就业群体对象进站,举办了一场爱意浓浓的七夕主题活动。

“可以拍照打卡,还能学到很多老常州知识,这也太酷了吧!”最近,去常州吾悦广场的市民都会注意到广场上多了一个可供休憩的黄色集装箱,走进去一看好似一个微展馆,有常州方言墙、南大街地标墙、电子展示屏和服务微空间。这个小小的集装箱是南大街街道吾悦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的打卡点,在常州吾悦广场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之一。

近年来,钟楼区紧扣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激发群众创造活力,让阵地网络全域覆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特色品牌交相辉映,为“群众敢首创”提供了大舞台。

阵地建到“家门口”

打造文明实践圈

单身青年交友、创业大赛路演、企业交流沙龙……在五星智造园里,五星街道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打造成了充满书香、咖香的温馨小院。15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聚焦“政治理论宣讲,助力青年创业”两大功能定位,以引领青年思想、凝聚青年力量、服务青年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和举办特色活动,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集理论宣讲、沙龙学习、创业聚会的新时代青年集聚地。

今年上半年,钟楼区推动建设邹区镇、五星街道三堡街社区等10家特色所站,完成吾悦广场、勤业菜场、五星智造园、亿灵伟业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的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办公场所面积最小化,服务场所面积最大化。钟楼区科学布局1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邻里会客厅、党员义工集市、居家养老服务站等特色阵地,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活动空间。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围绕许巧珍工作室党性教育集聚区、安基村—殷杏泰美丽乡村区、三堡街—西直街历史文化区、运河沿线双创示范区等功能片区,因地制宜打造10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一大批文明实践阵地成为网红打卡点、乡情新景点、大众吸睛点,构建起一个个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理论送到“身边去”

构建全域学习场

日前,“‘高’咏颂党 理响‘新’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暨“钟灵·思汇”殷杏泰校地共建思政课堂发布仪式在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举行。“钟灵·思汇”殷杏泰校地共建思政课堂以校地共建为抓手,推动校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打造政府、高校共同参与的思政教育、理论学习和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将理论送到“身边去”,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由此构建起全域学习场,是钟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路径之一。

钟楼区打造“觅渡之光”理论宣讲品牌,充分调动离退休党员干部、教师、村民骨干等群众力量,形成“觅渡宣讲团”“高新之声宣讲队”“双桂‘新’语宣讲队”等30余支群众首创的宣讲品牌和宣讲队伍,赋予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机和活力。同时,坚持“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 打造《织梦运河》《来自老小区的三封信》等一批沉浸式情景剧,以“文艺+宣讲”的方式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在社区、楼道,有特色宣讲队伍打造的流动课堂;在数字经济产业园共享大厅,云上数字党建助力随时随地学习;在瞿秋白纪念馆,“乐之秋白”红色音乐宣讲员用音乐宣传阐释秋白革命精神。今年以来,钟楼区共计培育100名“百姓名嘴”,开展了300场宣讲活动。

服务做到“心坎上”

提升群众获得感

“每天上午我来学中国舞,下午有老师教我们练习书法,还安排了做暑假作业的时间,开班到现在我已经认识5个新朋友啦!”在西林街道泰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爱心暑托班一上线就受到居民热捧。泰盈社区工作人员江岸告诉记者,参加爱心暑托班的孩子已经超过100人。

爱心暑托班正是钟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把服务做到“心坎上”,提升群众获得感的一个缩影。钟楼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做优“觅渡之光”“智汇课堂”“织梦运河”“科创未来”“跃动钟楼”五大平台,每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行动日,确保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同时,组建了1支志愿服务总队、8支志愿服务支队、2000余支志愿服务小队,志愿服务人员2万余人,推出政策宣讲、扶弱济困等12大类志愿服务项目6000余个,惠及群众10万余人。依托常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云平台,实现“群众点单、平台制单、中心派单、组织接单、网上评单”,让志愿队伍、阵地资源、服务清单、群众需求快速匹配,用实实在在的成效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本报记者 童华岗 王淑君

通 讯 员 王远振 王逸君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