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南通汇聚家庭教育合力 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2020-05-15 10:52:00  来源:南通日报  

“5·15”家庭教育宣传周已经启动,昨天下午,南通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妇联、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检察院分别介绍了《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一周年以来,南通家庭教育工作的推进情况。

多部门联动,家庭教育一盘棋管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一年来,南通市将家庭教育事业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汇聚家庭教育的促进合力,持续打造家庭教育的服务品牌,分步实施“雏鹰启航”家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市妇联联合多部门,深化“最美家庭”寻访,构建“0513”江海最美家庭建设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礼敬典型家庭行动,举办“我爱我家”系列线上专题、“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书香家庭”寻访以及最美家庭事迹巡讲等活动,大力弘扬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正能量,传递好家教好家风。探索“家长学吧”互助服务品牌,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互助服务体系,353个“家长学吧”持续为广大家长提供家教问诊服务4.2万次,其中43家通过“南通市示范性家长学吧”评估验收,并将导航地图在妇联微信平台首批上线,实现服务群众“一键通”。

市妇联主席秦艳秋坦言:《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以来,南通市家庭教育的局面由原本的零星分散、局部发展变为现在一盘棋管理,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市妇联与宣传、教育、检察、民政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通过机制联建、活动联办、项目联投,共同推进家庭教育促进工作。

探索亲职教育,助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职责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多发,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低龄化、暴力化趋势明显。与此同时,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针对这种现象,监察机关深入分析研究案件的态势和发案原因,发现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或被犯罪侵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帮教挽救涉案未成年人的关键在于改善家庭监护环境,提高家庭监护质量。去年以来,市妇联、市检察院探索开展涉案未成年人家长亲职教育,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的家长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履职不当、不力等情形,责令未成年人的家长接受一定时间的家庭教育辅导,督促和引导其正确履行监护职责。

目前,南通市已在涉案未成年人帮教挽救中心建立了亲职教育课堂,并精心挑选了12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组成亲职教师队伍。今后,检察机关将联合妇联,对这部分家长采取家长学校、专题辅导、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开展亲职教育,主要涉及法律知识、监护技能、心理学知识教育、亲子关系辅导等, 帮助涉案未成年人家长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技能。

开展专项行动,缓解疫情期间亲子矛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学校延迟开学,孩子们放了一个超长寒假,学生长期居家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困扰,如亲子沟通的矛盾升级,亲子冲突导致人际关系问题和情绪困扰等。

据心理健康智能云平台(网站www.051396111.com、微信小程序“心理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热线96111)接到的咨询表明,疫情期间,除了学习压力、生活习惯、迷恋网络等引起的亲子关系紧张外,还有隔代教育、关爱缺失、过度关注、溺爱等家庭教育问题,严重的有家庭暴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抗击疫情 守护心灵专项行动,从2月13日开始,组织40多名心理志愿老师通过心理健康智能云平台,为存在网络依赖、学习压力、青春期困扰、人际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的孩子和家长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打开心灵之窗。”市文明办主任助理王维告诉记者,近年来,南通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心理健康智能云平台互联互通工程,已连续两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四年级以上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并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蓝皮书,实现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本报记者 唐佳美

责编:苏敏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