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讲好南通故事 传播中国文化
南通博物苑讲解员陆苒苒:
2021-07-14 08:23:00  来源:南通日报  

“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眼前的这件文物,它烧造于晚唐时期,是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皮制水囊壶的器型,同时又是数量稀少的秘色瓷……”7月5日,南通博物苑像往年一样又迎来了一批小小讲解员,社会教育部讲解组组长陆苒苒作为语音指导老师正仔细地向同学们介绍着国家一级文物、镇苑之宝“越窑青瓷皮囊式壶”。

陆苒苒是南通博物苑社会教育部讲解组组长,2020年11月12日,她为前来参观张謇生平介绍展陈的习近平总书记做讲解。与众多讲解员一样,讲好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将文物信息和展陈内容变成有声作品呈现给游客是陆苒苒每天的必修课。“作为文博知识的传递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是我毕生的追求。”

博物苑就像自己家一样

今年30岁的陆苒苒在讲解员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六个年头,据统计,六年来,她年均讲解510场、接待观众12000余人次。“从去年1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通博物苑后,来这里打卡的游客就多了起来。”据陆苒苒回忆,最忙的时候,她一天讲解五场,嘴巴几乎没停过。

在校期间,陆苒苒学的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艺术课程,同时还取得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相关的双学位。“新时代背景下的讲解工作是多元化的,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都可应用到讲解的工作中。”陆苒苒告诉记者,在讲到伶工学社是中国第一个培养戏曲人才的学校时,她也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念上一句昆曲念白,很多游客都感觉很新奇,也更能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博物苑的工作和别的工作不一样,法定节假日的时候正是讲解员最忙碌的时候。陆苒苒和同事们每年春节都会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但她却乐此不疲。据陆苒苒介绍,她的爷爷以前是在博物苑工作的,所以她一大半的童年时光就是在博物苑度过的,南通博物苑对她来说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讲解员的工作满足了我对职业的所有想象,作为游客与文物之间的沟通桥梁,这份工作也督促着我不断学习,更好地沉淀自己。”

让讲解变得更有生命力

“大家可能会觉得讲解员每天需要重复介绍展品、景点,有时候相同的内容一天要讲上10遍,工作非常枯燥,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陆苒苒表示,从事讲解工作六年来,她每天的工作模式都不一样。“讲解员讲述的方式、内容分布都要因人而异,解释的内容深浅也要因人而论,分寸的掌握十分重要。”

“讲解过程的中心不是讲解员而是听众,要以听众为主体。”听众的年龄、学识层次、兴趣焦点等都是不一样的,多年的工作经验,陆苒苒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讲解模式。例如在给年长的游客讲解时,她会放慢语速,使讲解更加平稳,也会针对历史部分多讲一些。而在带领青少年游客的时候,她的讲解就更为轻快活泼,将青少年感兴趣的知识点结合现代时代发展。

“我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只完成讲解工作的职业讲解员。”让讲解变得有生命力,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品,让静止的文物“活起来”是陆苒苒对自己的职业要求。

完成好文化传播的使命

“张謇先生创办南通博物苑时就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理念,希望博物馆能够辅助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大课堂。”陆苒苒表示,相较于学校教育而言,博物馆教育是各类基础学科教育的延伸和拓展,二者应该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增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

作为南通博物苑社会教育部讲解组组长,陆苒苒在完成讲解接待同时,积极承担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领衔“知南通·爱家乡”巡讲,先后走进学校、军营、社区等群体,讲述家乡历史,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希望我们的巡讲能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南通,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而更好地为家乡‘代言’,探索家乡之美。”近两年来,陆苒苒共完成公益巡讲180余场,受益人群达21000余名,目前该活动已成为南通市公益活动的知名品牌。

六年来,陆苒苒对工作始终保持着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她也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最美文化场馆讲解员”“南通好青年”等荣誉称号,她谦虚地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只希望能为更多的青少年打开博物馆的大门,将文化传播的使命完成得更好。”

(记者 龚秋瑾)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