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五年帮扶,薄弱村成了幸福村
海门常乐镇常胜村去年村营收入超过200万,排名进入全镇前五
2022-09-01 09:28:00  来源:南通日报  

高温退去,傍晚时分,走进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的常胜村,洁净的河道两侧绿意盎然,忙活了一天的村民沿着河道散步,感受着沿河吹来的徐徐凉风。

相比多年之前的落后面貌,常胜村已逐步显现现代文明先进村居模样,村民说,“现在河水清澈,空气清新,家门口环境大变样,真是太好了”。

五年前,常胜村还是位次靠后的经济薄弱村,全年村营收入62.29万元;五年后,这个村已成为经济、文化、环境多面发展的强村,2021年排名进入全镇前五,村营收入超过200万元。什么让常胜村发生了这样的改变?

结对帮扶激发动力

走进常胜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醒目的红树林党建品牌高挂白墙之上,包括“红色传承”“众木成林”“厚植扎根”“绿色经济”“生态常胜”五大党建模块。

村党总支书记庄金忠指着村部前方三百亩成片林说:“这就是我们村里‘红树林’党建品牌的由来,树林枝繁叶茂却又相互交融,就像全村党员群众一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将红色革命精神融合到富民增收、乡村振兴工作中,是近几年常胜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作用的务实举措。村里秉承“树高千尺不忘根”原则,深挖红色资源,搜集史料编撰村史,重温革命故事、重找革命激情、重塑革命情怀,激发干事创业“原动力”。

红树林党建品牌打造已近三年。庄金忠介绍,这一品牌能够深入人心,缘于南通市委办公室的倾心结对,深入帮扶。

2016年,常胜村作为经济薄弱村与南通市委办结对联建,南通市委办帮助常胜村改造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建小场心”“宅上党小组”等党建新阵地,并通过党员“薪火接力”实现后备人才梯度式培养。在南通市委办的指导下,常胜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全力挖掘发展潜能

“瞧瞧这无公害的草莓,个大饱满味道甜,喜欢的朋友们可以下单,我们全海门范围内配送上门。”镜头前,兼职主播茅慧慧将‘謇里’农副产品合作社的农产品展示给网友们。

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南边小屋内,“謇里”直播间已火爆多日。并不宽阔的直播间里,灯光设备一应俱全,各式各样的农副产品摆在货架上。

常乐镇是“张謇故里小镇”,常胜村“謇里”品牌也由此而来。“与市委办结对以来,依靠着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村里在2020年流转土地423亩,成立了‘謇里’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并同步打造‘謇里’乡村直播间,以‘电商+直播’形式走出了一条本土农副产品销售新路子。”庄金忠在村里做了近二十年的党组织书记,他说,找对路子之后,村里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村民们最盼望的就是甩掉穷帽子,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2021年,常胜村销售蔬果30多吨,村营收入增加3.8万元。此外,村里购置海门港物业项目和常乐文星花园门面出租房,每年固定增加村营收入22万元。2021年村营收入突破200万元,2022年有望突破250万元。

走上幸福发展道路

如今,走在常胜村的沿河道路上,处处草木繁茂,清水静流,田野荷塘中彰显诗情画意。村里的党员干部常常在这里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责任区,村里现在有钱了,把钱都花在了环保上,对我们村民而言,这是能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村民蒋克贤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市委办帮扶常胜村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农村环境整治,村里出钱推进沟河整治工程,并严格落实“门前五包”制度,逐户划定责任区,形成民干、民管、民享长效机制,推动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有了环境整治的经验,常胜村干脆自己注册成立劳务公司,专门从事沟河整治、景观绿化、道路建设等工作,整合本村及周围闲散劳动力,帮助困难群众实现灵活就业、稳定增收。

此外,市委办还对常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形成直接投入支持。村里先后争取到市委办和上级部门扶持资金约350万元,投入硬化水泥道路、亮化主干道路、新建桥梁、新增涵洞等方面,同时还建设百姓舞台、休闲长廊、健身绿地草坪等便民场地,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水清可濯,景美动人,生态宜居的小村实现了经济薄弱村到“最美乡村”的华丽转身,村民家门口的幸福生活一步步成为了现实。

(记者 丁威程)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