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淮安市副市长邱华康:找准发展路子 助推乡村振兴
2023-02-24 10:39:00  来源:淮安日报  

淮安是农业大市,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打造乡村振兴的“淮安样板”?一年来,全国政协委员、淮安市副市长邱华康聚焦这一问题,围绕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和基层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紧迫的民生需求,多次深入基层调研,贴近群众,倾听百姓声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邱华康说,淮安是农业大市,有716万亩耕地和226万农村户籍人口,如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中实现“由大转强”,给更多农民带去实惠,做好“土”“特”“产”三篇文章是关键。

发挥乡土优势,做好“土”字文章。淮安是鱼米之乡,立足江苏“大粮仓”定位,一方面要抓好粮食安全这件“头等大事”,坚定不移扛起稳粮保供的政治责任,大力发展大田作物现代农业,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面向市场,不断优化种植结构,让种粮者有钱挣、得实惠。另一方面,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基础。邱华康说,必须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今年,淮安将着力推进12万亩优质稻米核心基地、6个千亩连片小龙虾核心基地、1万亩稻蟹示范基地等建设,打造覆盖长三角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打造特色品牌,做好“特”字文章。“乡村产业要发展,不能只追求‘量’,更要追求‘质’。”邱华康说,围绕盱眙小龙虾,淮安将布局建设更多万吨级的深加工基地,畅通销售渠道,让小龙虾“走”得更远;针对淮安大米,淮安将优选专用品种,推动加工、仓储、流通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提升品牌竞争力。同时,加大“淮味千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力度,搭建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推动洪泽湖大闸蟹、淮安红椒、涟水芦笋、丁集黄瓜、淮阴黑猪等更多优质农产品实现由“卖原料”向“卖品牌”转变。

聚焦产业融合,做好“产”字文章。目前,淮安正围绕五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高水平组织农业招商活动,大力招引一批规模体量大、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强的重大项目,加快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预计今年将实现各县区省级农业园区创建全覆盖。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邱华康说,推动乡村振兴要聚焦“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新型农业带头人培育,培养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农业职业经理人,让各类人才、资本等要素在农村广阔天地发挥作用、大展身手。邱华康始终怀揣爱才、惜才之心,努力推动更多优秀人才汇聚淮安、扎根淮安,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邱华康说,淮安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和闲置资源盘活,为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注入动能。在政府建设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同时,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不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2年,淮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9%,增速全省第三、苏北第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强劲支撑。

全力打造长三角北部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乡村振兴“淮安样板”,齐心协力向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军,“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将利用全国政协这一履职平台,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充分开展调研,提出一些有质量的提案,广泛反映社情民意,为淮安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邱华康说。

■通 讯 员 蒋 琳

融媒体记者 刘 梦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