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抒写更加精彩的“三农”发展东台画卷
2020-03-23 08:46:00  来源:东台日报  作者:张一峰  

明媚阳光普照大地,和暖轻风唤醒万物。广阔的田野里,绿油油的麦子随风拔节;连片的大棚里,西瓜苗已经放开藤蔓……小河绕村而流,泛出粼粼波光;密密的林地里,鸟鸣阵阵,花香袭人。

产销对接,10多万吨“菜篮子”产品源源不断供应全国各地市场;春耕备耕,农技人员踏田传技,农用物资送进村里;村边田头,农民们又忙开了。

刚刚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鲜明提出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三农”工作乃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强、农业美、农民富”,全市上下要践行新理念,抢抓新机遇,迈出新步伐,展现新作为,合力抒写更加精彩的“三农”发展东台画卷。

加快产业融合推进“三链”攀升

让现代农业“强”的特色更大

每年实施结构调整10万亩以上,高标准建成国省道沿线5条高效农业示范带、18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片,西瓜、茧丝绸、蔬菜、苗木等“四个一”特色产业年产值超120亿元;

创成省级示范园区2个,三仓园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以“一镇一园一品”建设为重点,先后创成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国家级牌子15个、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示范市等省级牌子22个。精心打造“好味连台”区域公共品牌,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总数全省领先……

现代农业强,是东台乡村振兴的最坚实支撑。紧扣“高效+品牌”发展方向,紧抓“一镇一园一品”建设,更大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台农业以厚重的特色亮点,不断丰富和拓展着我们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东台农业正接二连三,向着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阔步迈进。

提优产业高效益。以“4+N”产业为主导,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培育壮大西瓜、蔬菜、粮油、苗木、茧丝绸、畜禽等特色产业,年内形成6个规模超30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加快培育休闲农业、定制农业、民宿经济等“农业+”,推动农业、康养、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打造长三角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康养胜地。按计划,今年我市生猪产业将紧盯“存栏44万头、出栏80万头”的稳产保供任务,结合新出台的“东5条”激励奖补措施,大力推进补栏增养行动,统筹抓好生猪养殖、治污、防疫和流通各环节,在高质量发展上拓开新路。

做特品牌赢市场。让特色园区“更具特色、更强带动力”。着力培育三仓西瓜、五烈稻米、弶港甜叶菊、富安桑茧、南沈灶青椒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确保年内三仓园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五烈园区创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让“东”字号农产品走得更远、效益更好。全面叫响“好味连台”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年内新创“东台蚕茧”“许河冬瓜”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强化产销对接,大力推进农产品“引流上线”,常态化组织“网上云购”行动,在京东、淘宝开设更多的专卖店;同时,精准对接长三角消费市场,推广“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等销售模式。

育强龙头启新篇。近年来,我市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新引进一批亿元以上农业项目,有力推动了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继续实施“重点龙头企业提升行动”,持续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海升果蔬、保尔园艺、中农联物流等项目建设,年内新创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同时,聚焦补链强链,推进农业精准招商,新招引一批1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

紧扣生态绿色打好“三大战役”

让宜居乡村“美”的颜值更高

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富有成效,“河长制”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关键进展;

推动甘港老家“乡之情”、森林公园“林之韵”、三仓兰址“瓜之香”,乡村景观个性化、差别化发展,休闲采摘、农耕体验、森林康养、民宿餐饮等功能不断拓展;

建成一批省级以上美丽乡村、水美乡村、森林村庄,兰址、联南、官苴3村联成一片,创成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在全省独树一帜,21个新型农村社区竣工运行,众多美丽乡村串起了鱼米之乡、湿地滩涂的美好画卷……

乡村兴不兴,人居环境是最直观的体现。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广大农村正成为安居乐业、寄托乡愁的美丽家园。

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歼灭战”。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最后一年。紧扣“四治理、四提升”要求,突出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厕所革命和污水处理等重点工作,推行环境管护常态化、长效化,总结推广一批创新举措、可复制模式,年内培植省、市整治示范村15个以上。大力开展乡村空间治理,深入实施公共资源违规侵占、公共利益受损、公共秩序混乱无章、公共环境卫生“四项整治”,塑造井然有序的乡村规则和秩序。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探索田园综合体新模式,传承好乡土文脉,形成各自景观风貌,年内五烈镇甘港村、新街镇方东村创成省特色田园乡村。

打好农民住房改善“攻坚战”。深入了解群众意愿,对进城入镇、进新型农村社区、就地翻建等精准施策,鼓励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民进城入镇。在认真总结第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加快实施第二批14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设计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农民的房型,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覆盖面、适用性,统筹考虑住房建设和农民就业创业,确保农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打好公共服务提升“持久战”。打造“范堤新韵畅享东台”农村公路品牌,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年内新改建农村四级公路50公里、乡村旅游公路125公里,形成顺畅通达的农村路网体系。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农村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供给,特别是针对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做好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衔接,聚焦特殊困难群体,继续提高财政补助标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聚焦富民增收倾力消除贫困

让农民群众“富”的品质更优

去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4万元,持续保持苏北第一、高于城镇居民和GDP增速;

1.5万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实现稳定脱贫,35个经济薄弱村逐一摘帽;

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住房保障、公交客运、医疗服务、环境管护“五个全覆盖”,基本形成农村循环交通网络和村居“15分钟”医疗服务圈,基层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乡村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市……

“八大富民模式”让农民的“钱袋子”更加厚实,脱贫攻坚战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稳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对标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一以贯之以消除贫困为底线,保持攻坚劲头,全力拓宽渠道,让群众有更满意的收入。

高水平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围绕“真脱贫、防返贫、控致贫”,切实把脱贫基础夯得更实。强化对贫困“边缘户”的动态监控,针对性开展公益岗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特色做法。对已脱贫农户继续保留原有扶持政策不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积极探索村级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支持薄弱村抓住农房改善机遇,深挖土地资源潜力,形成稳定收入来源。市直部门单位挂钩帮扶行动,做到目标任务、工作要求、结对关系、帮扶力度“四个不变”,推行帮扶支持常态长效。因村制宜,鼓励村集体在盘活利用资产资源、开展为农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多途径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同时,强化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示范提升”专题行动,促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持续稳定达到20万元以上。

不断开辟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强化就业促增收,针对疫情影响,精准实施援企稳岗和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高层次行业、高收入岗位转移就业,提高工资收入。强化创业促增收,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创业主体培育充分结合,新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引导和带动更多农村群众投身创业大潮。强化改革促增收,深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全面落实涉农补贴政策,切实增加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

锐意改革创新打造先发优势

让农业农村工作“重”的导向更明

与上海农科院、中农大等院所紧密合作,新建省级以上涉农科研平台23个,引进应用农业“三新”技术60项以上,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8.2%。

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30人任村党组织书记,选聘202名退役士兵充实村干部队伍,乡村振兴后备人才库动态保持700人左右。

制定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系列政策,优先配置资源要素,及时兑现奖补资金,最大限度释放农业农村发展动能……

改革创新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市始终把 “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落实“四个优先”要求,推动政策向农业聚焦、资金向农村倾斜。要始终增强闯关探路的勇气,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打造先发优势,加快推进各项试点试验任务落地见效。

“点”上创特色——抓实乡村振兴试点。经过2年多的努力,全市25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初显成效。要紧扣“20字”总要求,梳排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坚持因村施策,不搞统一模式,全力打造各自的特色亮点。各镇要在认真总结先行试点村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扩大试点,再集中力量打造1-2个示范村。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为全市面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发展思路和经验支撑。

“线”上求突破——推进乡村治理创新。以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市为契机,积极推进乡村治理实践创新。以自治增活力,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等自治机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村民民主协商、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积极作用。以法治促规范,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德治扬正气,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设,推行文明行为积分制,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提振农村精气神,弘扬乡村文明新风尚。

“面”上放样板——率先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央对江苏的要求。今年,省里将选择一批县(市、区),开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工作,分区域打造示范样板。我市作为农业大市,有基础有条件先行一步,以乡村振兴“十大工程”为抓手,按序时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乡村振兴“东台样板”。主动对标溧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深入研究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学习借鉴试点经验,有针对性开展探索实践,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和城乡融合走在前列。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