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党员中心户啊!上次我的电动车车胎破了,在众心红色邻里微信群里发了个信息,很快就有人上门帮我补好了车胎。住在这个社区,遇到烦心事找他们,真的很管用!”4月21日,西团镇众心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李杏红向记者吐露心声。
李杏红这份稳稳的踏实感,源于西团镇坚持党建引领激活“红细胞”,做实做优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为了让农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众心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新型农村社区挂牌20个党员中心户,每人挂钩联系服务15户社区居民,主要提供家宴服务、废品收购、水电维修、家政保洁等14项服务。“门前挂标牌,主动亮身份、作承诺,党员中心户通过包挂联户,不断织密联系服务网络,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组织就在家门口’。”该村党总支书记葛晓萍介绍,仅今年一季度,他们先后帮助居民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3个,并推荐10多名居民进入该镇工业及农业园区就近打工,人均年增收达3万元。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解锁乡村治理“密码”,开启乡村振兴“幸福门”,党建引领无疑是一把“金钥匙”。近年来,该镇高举党建旗帜,以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为牵引,以“村(居)党总支—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组织架构为抓手,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担”三张清单为载体,积极打造“红色邻里”5分钟服务圈,探索建立“1+N”多元共建的红色邻里党建新模式。全镇13个村(居)整合网格员、退休干部、社会志愿者等力量,成立村(居)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踏田入企,开展政策宣讲、矛盾协调、环境整治等行动。同时,建立起“党总支—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四方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上门走访、了解诉求、及时反馈,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激活党建“一池春水”,助力基层治理更加有力有效。
基层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党建“触角”就跟随到哪里。该镇充分发挥各村(居)党总支的引领作用,大力开展“一村(居)一品”创建活动,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原来这里看病条件和卫生环境都不太好,多亏了村里对卫生室进行改造提升,还有家庭医生做‘健康守护人’,让我们‘老有所医’就在身边!”在众心村安康卫生室,村民王秀云由衷地说道。据了解,“安康卫生室”项目是众心村党总支抢抓“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机遇,精心筛选并组织实施的五大项目之一。村民们不仅因此享受到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还通过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拥有足不出户的贴心“医”靠。
与此同时,该村通过实施“帮特困慈善再救助”“关爱最可爱的人”项目,先后救助特困人员6人,慰问退役军人12人;实施“敬老护航”项目,为全村773名65周岁以上老人购买小额健康补充保险;实施“慈善书屋”项目,累计开展经典诵读、有声阅读、书画培训、课外辅导等活动10余场次。通过“幸福家园”项目的实施,该村把村民们紧紧凝聚在一起,推动形成了党群干群“一家亲”的生动局面,并作为全省唯一获得“江苏省‘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示范点”称号。(叶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