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大丰 > 正文
创建文明集镇 提升小镇品位
2022-08-08 16:35:00  来源:大丰日报  

走进三龙镇,宽阔平坦的马路,规范整齐的店铺,排放有序的车辆,郁郁葱葱的绿化,清澈干净的河道……随处可见的“文明风”,让这座集镇天更蓝、水更绿、群众的笑容更灿烂。

连日来,该镇积极贯彻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工作,对照创建标准,落实专门班子,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让创建工作有“里”有“面”、有“新”有“心”、有“效”有“质”。

靶向治理

创建工作有“里”有“面”

“以往我家门口是个清理死角,经常被堆成‘垃圾山’。现在好了,物业每天准时来把垃圾清走,这个夏天,再也闻不到臭烘烘的气味了,蚊虫也少了许多。”8月2日,家住龙王庙社区的蔡晓娟散步时感慨万千。该镇重视社区环境卫生,定期组织垃圾巡查清运,同时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投入资金406万元,发放宣传资料3万多份,发动群众投工投劳5150人(次),清理乱堆乱放1170处,清除积存垃圾5000余吨,清运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500吨,整治河塘沟渠540公里,淘汰垃圾池2100座,更换垃圾桶2880只。“村庄变得清清爽爽,空气也好多了,这些都是我们老百姓看在眼里的实惠。”该镇龙东村村民张华简单一句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他还说,现在村里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大家在茶余饭后、散步健身的同时,不仅学到了知识,彼此之间相处也变得更加和谐文明。

人民至上

创建工作有“新”有“心”

“孙奶奶,这个煤气用完要及时关,电器不用的时候也要及时拔掉插头。”日前,三龙镇东红村网格员程浩琦顶着酷暑,一边检查电线情况一边说道。“好好好,我知道了。你每次来都会强调一遍,天气这么热,快来吃块西瓜吧。”孙奶奶笑着招呼道。“不啦,谢谢奶奶,我还得赶去张爷爷家吶!”……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给孤寡老人的生活带来了“烤”验,该镇各村(居)网格员结合网格内老人基本情况,持续深入孤寡老人家中进行走访帮扶,以实际行动为老人送去关怀的“徐徐清风”。

“现在有什么诉求,一个电话拨过去,无论是垃圾清运、政策咨询,还是河道卫生、物品代买等,网格组长立马帮我解决,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家住斗龙港村的杨红开心地跟记者分享她的“小确幸”。该镇围绕政策咨询、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等方面,常态化开展网格化社会治理、志愿服务活动等,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办“点单”“接单”“派单”“评单”等一站式服务,丰富的服务模式、个性化的服务菜单,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我们年纪大了,平时又不爱出村。蒋医生经常为我们普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的注意事项,我们谁有哪些疾病、吃的什么药,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她还提供上门服务,免费给我们量血压、代购药物呢。”东红村村民李进对该镇获得“中国好人”称号的蒋桂琴赞不绝口,他说,蒋医生扎根基层二十多年如一日,是他们镇最贴心的“健康守护人”。

共建共享

创建工作有“效”有“质”

“看见路上有垃圾,只要随手拍到网格群,半小时内肯定有人处理干净。”“现在咱们老百姓有什么需求,都能享受到‘立马办、马上办’的服务。”“村干部总是把我们放心上,危桥坏路不用我们说,主动提前帮忙改造。”……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今年以来,该镇不断健全物业化管理机制,投入资金240万元,落实集镇卫生保洁、农村河道管护、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处置4个项目,镇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提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投资1200万元,已完成省项目东港公路提档升级工程1.2公里、危桥改建17座、临水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6公里,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450公里、桥梁214座,实现全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全覆盖。实施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投资120万元,疏浚整治乡级河道2条4.27公里,整治村庄河塘17条14.63公里。(徐雪 刘成 陆国欣)

责编:陈璐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