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阜宁 > 正文
阜宁:夸夸老家卫生室的徐先生
2022-01-29 09:38:00  来源:阜宁日报  

我老家在郭墅镇孙灶村,村上凡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记得卫生室的徐先生,都找过他治过病,都记得他的好。周围十村八庄的人都晓得大孙庄的徐先生,夸徐先生医德高、医术精。

听老人们说,我们村卫生室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公社医院的下派机构。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卫生室不是每个村都有的,我们村比较大,人口较多,所以才有。临近几个没有卫生室的大队,群众也都跑到我们村来看病。

我们村卫生室的创始人真实姓名叫侯徐庆,中等身材,浓眉大眼,白白净净的,一副书生样子,为人十分和善。他家住废黄河西岸的涟水县佃湖镇,离我们家有四、五十里远。卫生学校毕业后,他挑着被窝行李来到我们村,白手起家,独当一面撑起了村卫生室。徐先生因是上门女婿,结婚后就随女方姓了,所以村上无论男女老少,一律称呼他徐先生,知道他姓侯的人却很少。

徐先生是个全科医生,中西医都精通。在我印象中,村卫生室是个三间茅草房,房子堂屋正中央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条幅。后山墙两个药柜子存放着常用药品,柜台下面摆放很多小蒲包,里面装满了中草药,柜台上摆放着红药水,紫药水和酒精棉球等必需用品,这是村卫生室的全部家当。堂屋右边还砌着两口锅灶,是徐先生生火烧水煮针和做饭用的。

徐先生既要负责看病,又要负责防疫,里里外外一把手,十分辛苦,一年也回不了几趟老家,回家靠步行,还要渡苏北灌溉渠和废黄河两道渡船,很不方便。即使回家看看,也是下午回去早上来。因他知道,村里上千人口,每天都有人生病,人们时刻需要他。每到春天,他要到学校为学生打预防针,种牛痘,发放防小儿麻痹糖丸,一个人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徐先生看病是全天候的,随叫随到,凡到卫生室去治病的,他都热情接待,望、闻、问、切,量体温,一套程序走完后,再根据病状,发药或者打针,几毛钱就将小毛病治好。对没钱治病的群众,只要找到他,先治病,没钱记个账,以后有钱再还。实在没钱的,他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垫上,保证群众有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有一年,几岁的我突然肚子疼痛难忍,父母将我背到徐先生处治疗,徐先生仔细摸摸我的肚子,翻开我的眼皮看看,再量量体温,问了发病经过,诊断是蛔虫在肚里作祟,无需惊慌。他开了几颗山道年(驱蛔药)让我回家吃,很快打下不少蛔虫,肚子不疼了。

徐先生看病,对年老体弱的和危重病人,都是出诊上门服务,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春夏秋冬,随叫随到。他出诊跑遍了我们村附近的顾周、万舍,万赵等村庄,为百姓解病痛,送健康,他一人辛苦温暖了一方百姓。

前几天,我的发小,远在深圳的大喜子在和我微信聊天时,聊到老家事情,还专门提起徐先生,夸他是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老百姓的救命恩人。当他听我说徐先生已辞世多年时,心情十分沉重,他要我好好写写徐先生。

徐先生在我们村行医近四十年,一个外地人默默地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村及周围群众,不图索取回报,真心服务人民,精神可嘉,难能可贵。徐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他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村民们会永远记住他,永远怀念他。

责编:盐城阜宁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